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湾茶室现致命米酵菌酸,无色无味1毫克可致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6: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湾茶室现致命米酵菌酸,无色无味1毫克可致死

台湾卫生福利部门日前召开记者会,介绍台北市“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进展,称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采检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

台北市相关部门调查后表示,3月17日至25日,“宝林茶室”共有91笔消费记录。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1毫克即可致命

据介绍,“米酵菌酸” 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米酵菌酸”也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一两天。首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重者出现头痛、肌肉痉挛、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50%。

很多人对米酵菌酸这个名字可能感到陌生,但这种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并不罕见:

2020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口人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中毒,最终9人全部死亡,罪魁祸首就是米酵菌酸毒素。

2020年7月28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地区也发生了一起食用河粉(粿条)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11人中毒,1人死亡,也是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变种的细菌代谢产生的外毒素,其环境适应性强且耐受干燥,可在外环境下长期存留。德阳人喜爱的米粉、米线、肠粉、河粉等食物也可能由于储存不当产生米酵菌酸。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提高风险辨识能力,牢记“五个不买”:

  1. 不买制售渠道不明的米面类食品;
  2. 不买卫生不达标的小摊贩销售的凉粉、凉皮等食品;
  3. 不买鲜银耳,选购干银耳、干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
  4. 不买没有标签标识或者标签标识中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不明确的产品;
  5. 不买标签模糊,感官异常,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加强食安知识学习,筑牢健康安全防线

  1. 木耳、银耳不宜泡发过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
  2. 湿米粉应严格按照储存条件储存,且要在其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完;
  3. 食材储存宜分类,避免交叉污染;
  4. 谨慎自制食品,尤其是自制谷类制品如发酵玉米面、湿米粉等,易受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建议不要自制太多,并且当天食用完;
  5. 生熟分开、做后即食很重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