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信用卡诈骗率半年飙升29%,金管局推“智安存”应对
香港信用卡诈骗率半年飙升29%,金管局推“智安存”应对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最新发布的信用卡安全指南指出,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信用卡诈骗手法也日益翻新。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可疑数码诈骗交易比率高达5.5%,较去年同期上升29%。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金管局推出了一系列安全指南和创新措施,以提升市民的防诈骗能力。
常见信用卡诈骗手法
金管局提醒市民,要警惕以下几种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手法:
假冒快递公司:骗子冒充快递公司,以“包裹未领取”或“需要更新个人信息”为由,诱骗受害者提供信用卡信息。
虚假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精良的问卷调查网页,诱使用户输入信用卡信息以获取小额奖励。
伪装招聘信息:假借招聘名义,要求应聘者提供银行账户和信用卡信息。
伪基站和钓鱼网站:通过伪造银行官方短信或邮件,诱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进而盗取信用卡信息。
“智安存”:创新防诈骗措施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诈骗手法,金管局推出全新存款保护措施——“智安存”(Money Safe)。该措施将于2025年首季试行,年底前全面实施。其核心功能包括:
受保护存款机制:客户可选择指定部分存款为受保护存款,动用时需进行额外核实程序,包括亲临分行或通过视像方式完成,通常需时三日。未经理核实,受保护存款无法以任何方式转出。
预设不开通网上银行选项:自2024年上半年起,银行将提供客户不开通网上或手机银行的选项,如要取消,需亲临分行并接受反诈骗相关核实程序。
扩大可疑账号警示机制:自2024年12月8日起,22家银行逐步将警示机制扩展至存钞机在内的所有自动柜员机交易。
实用防诈骗建议
金管局还提供了以下实用建议,帮助市民保护信用卡信息安全:
定期查看账户记录: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如有可疑,立即联系发卡银行。
不在不明网站输入敏感信息:包括信用卡号、有效期、CVV码等关键信息。
更新银行联系方式:确保银行能够及时联系到你,以便在发现可疑活动时及时通知。
警惕不明来电和短信:对自称银行客服的来电保持谨慎,可通过官方电话核实其真实性。
使用安全的支付环境:在进行网上支付时,确保网站地址以“https”开头,且浏览器显示安全锁标志。
高风险人群需特别注意
调查显示,Z世代(18-26岁)最易成为诈骗目标,51%的受访者表示曾在过去三个月成为目标。千禧世代(27-42岁)则成为诈骗受害者比例最高的群体。金管局特别提醒,年轻人应提高警惕,避免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分享个人信息,同时对各类优惠活动保持理性判断。
如何获取更多信息
市民可通过香港金管局官方网站获取更多防诈骗信息。如有疑问或发现可疑活动,可及时联系银行或通过以下渠道向金管局举报:
- 电话:(提供具体电话号码)
- 邮箱:(提供具体邮箱地址)
- 官方网站:(提供具体网址)
金管局强调,将持续与银行业界合作,不断优化防诈骗措施,保障市民资金安全,推动金融科技的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