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高发,赖氨匹林散怎么用才有效?
冬季流感高发,赖氨匹林散怎么用才有效?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病毒活跃,许多人出现了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状。赖氨匹林散作为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可以帮助缓解这些不适。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赖氨匹林散才能发挥最佳疗效呢?本文将详细介绍赖氨匹林散的正确用法及其注意事项,帮助大家科学应对冬季流感。
冬季流感特点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其中流行性感冒作为常见病更是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是名声在外,因其容易发生突变或重配,更易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因此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去这类场所,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门诊坐诊时,患者经常咨询的问题是:流感和普通感冒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传染性强,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10月起冬春季流行,在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行。感染后多高热(39-40℃),可伴有畏寒、寒战,持续3-5天,全身症状重,多表现为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适,病程5-10天不等,重症病例还可发生肺炎、心肌炎、脑炎等。普通感冒多由于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其传染性较弱,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普通感冒的主要症状往往发生在上呼吸道,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全身症状较为少见,症状较轻,病程5-7天,一般可自愈。
需要格外提醒的是,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1、年龄< 5岁的儿童,尤其是< 2岁的儿童。
2、年龄≥65岁的成人。
3、伴有以下基础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不包括单独的高血压)、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神经系统及神经疾病、恶性肿瘤或免疫抑制患者,包括药物所致或HIV感染。
4、孕妇或产妇(产后2周内)。
5、肥胖者,体重指数>30 kg /m2 。
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应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下面,我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1、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通过引入流感病毒的部分成分或其全体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帮助身体识别和抵御流感病毒,从而减少感染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目前有两种类型的流感疫苗:注射疫苗和鼻腔喷雾疫苗。注射疫苗是最常见的类型,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给予。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鼻腔喷雾疫苗则是通过鼻腔喷雾给予,适用于特定年龄段的人群(3-17岁)。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可以自愿接种。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选择最可能引起流行的病毒株,制定下一季度的流感疫苗。这种选择是基于对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同时,流感疫苗是经过严格监管和测试的,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和低烧等,但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和暂时的,严重的副作用非常罕见。流感疫苗适用于几乎所有人群,尤其是以下人群: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孕妇、医护人员和6个月及以上儿童,这些人群更容易受到流感的影响,因此接种疫苗对于保护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最新的疫苗接种指南推荐对于IIV,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 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 对于 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高峰前1-2月完成接种: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2、勤洗手:流感高发季节,建议大家使用七步洗手法,尤其是打完喷嚏、咳嗽后,要注意把手彻底清洗干净。
3、多开窗通风: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多开窗,让空气流通起来,也可以避免被传染。
4、避开人群:流感季节尽量少去人多的场所,如剧院、电影院和餐厅等公共场所,以及大型活动场所,如演唱会场所、体育赛事场地等,避免被传染,如果要出门,最好戴上口罩(如N95口罩等)。
5、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大的抵抗力是预防流感的关键,大家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适当锻炼,合理饮食,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如果防不胜防确定得了流感,也不用太过紧张。在这里也给大家几条锦囊:
1、注意休息:保证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2、对症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止咳等药物以减轻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早期最好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
赖氨匹林散的正确使用方法
赖氨匹林,英文名为DL-Lysine acetylsalicylate,是一种由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组成的一种复盐,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和醇类有机溶剂。赖氨匹林是一种可注射用的药物分子,它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的症状缓解。
赖氨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在体内可分解为赖氨酸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赖氨匹林是一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为阿司匹林与赖氨酸形成的一种复盐,起效成分为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相比,赖氨匹林水溶性大大提高,不仅可口服,还可以肌注或静脉给药,尤其注射用赖氨匹林,进入人体后起效快,退热作用更强。
赖氨匹林常见的剂型有:赖氨匹林散,赖氨匹林肠溶片和注射用赖氨匹林。2018 年国家药监局将注射用赖氨匹林的适应症修改为:不适用于口服给药的发热及中度疼痛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的退热和缓解轻度疼痛口服赖氨匹林即可,口服给药时需注意赖氨匹林中的起效成分阿司匹林在较高的水温中或溶解后放置较长时间后易分解为水杨酸,所以赖氨匹林散需以不超过 20 ℃ 的凉开水溶解后立即服用。赖氨匹林一般可采用肌注或静注:0.9~1.8g/次,2次/日。儿童每日10~25mg/kg。口服一次0.45~0.9g,一日2~3次。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禁用赖氨匹林。
许多国家明令禁止赖氨匹林用于儿童,例如:英国和美国禁止 16 岁以下儿童服用赖氨匹林;日本厚生省警告水痘和流感时慎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澳大利亚规定发热儿童和青少年禁止使用。儿童使用赖氨匹林或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和昏迷,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死亡。此种情况虽然在亚洲少见,但仍需警惕。此外,1-2 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也不应使用该药。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赖氨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可有过敏反应,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过量中毒者,轻度表现为水杨酸反应;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等。随着该药物分子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增多常表现为皮肤损害,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有密切关系;赖氨匹林静注给药后其血药浓度约为口服给药的 1.8 倍,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升高,尤其值得关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赖氨匹林。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6岁以下儿童慎用,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因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加重出血倾向。
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抗凝药、糖皮质激素、降糖药等合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总结
赖氨匹林散是一种有效的解热镇痛药,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注意剂量和疗程,以减少潜在风险。如果出现不适或症状持续,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