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十二虎臣谁的能力最强?谁的死对孙权打击最大?
江东十二虎臣谁的能力最强?谁的死对孙权打击最大?
江东十二虎臣是东吴政权的重要军事支柱,他们跟随孙氏家族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立和稳固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文将详细分析这十二位战将的生平事迹和能力,探讨谁的能力最强,以及谁的死对孙权的打击最大。
程普
程普是十二虎臣中年纪最大的,被称为“程公”。早在孙坚时期,程普就是孙氏手下战将,跟随孙坚南征北战。剿灭黄巾军,攻打董卓,战功赫赫。在孙策平定江东时,程普也是立功最多的人。在攻打祖郎时,孙策被重重包围,程普仅与一名骑兵杀入重围,程普手持长矛,大声高喊,然后策马杀入阵中。祖郎的军士被冲做两半,孙策由此突围。这简直就是江东版的“长坂坡救主”!虽然没有演义中大战太史慈的激烈对决,但在猛将甚少的江东,程普足可称为猛将。
在赤壁之战时,程普与周瑜为左右都督,在赤壁大败曹操水军,其后又在南郡击败曹仁,可以说其战功冠绝江东。周瑜病故后,程普曾兼任南郡太守。可惜不久后程普病逝,在历史上,孙权登基后,封其子程咨为亭侯。
程普虽然是十二虎臣之首,但孙权表示的并不是很亲近,可能是年纪差距太大的原因吧。
黄盖
黄盖不但是追随孙氏最早的将领之一,也是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黄盖不但率兵作战厉害,治军理政也是一把好手。正史中称其:“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
黄盖在赤壁之战立下大功后,就转向江东腹地平定山贼去了。黄盖死后,孙权称帝时因黄盖之功,封其子黄柄为关内侯。
韩当
与程普,黄盖相比,韩当就显得并不那样出名。甚至演义中夷陵之战时,还被关兴,张苞二小将击败,吓得退入阵中。但在正史中的韩当确实江东难得的虎将,称其“便弓马,有膂力”。韩当跟随孙坚辗转征伐,多次遭逢危难,冲锋陷阵,战场擒敌,因而被孙氏做倚重。
韩当还曾周瑜赤壁大败曹操,南郡击败曹仁。甚至在夷陵之战,老将韩当也随陆逊等人大败蜀军。病逝前,还曾率一万军击败丹阳敌军,大获全胜。
可惜韩当有个“不孝子”韩综,因为为非作歹,害怕孙权惩罚自己,率众归顺了魏国。在东兴之战战死后被诸葛恪割去首级到孙权庙前祭奠。但孙权当初因韩当的战功并没有责问韩综,可见孙权对韩当还是很思念的。
蒋钦
蒋钦是孙策时代的将领,随孙策平定江东。在合肥之战时,魏将张辽在逍遥津北岸袭击孙权,蒋钦因为作战勇猛,被升为荡寇将军。在孙权征讨关羽时,蒋钦督领水军入沔水,班师返程时,病逝于途中。孙权穿着丧服哀悼,并且赏赐蒋钦妻子很多田亩。可见孙权对蒋钦也是十分重视的。
周泰
周泰是江东有名的虎将,也是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际的功臣。宣城之战,周泰奋身激越,用身体拼死护卫着孙权,周泰奋勇作战,才平定了山贼之乱。周泰身中十二刀伤,可以说没有周泰,就没有孙权。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任命周泰为濡须督。由于周泰出身低微,所以徐盛,朱然等人并不钦服周泰。孙权在饮宴时,命周泰脱去战袍,将身上刀疤战功一一说明,欢饮而醉。次日,孙权将御用的伞盖赐予周泰,朱然等人方才心服。
在孙权攻破关羽后,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也就说明在孙权心中,周泰是足以威震敌国的猛将。在孙权称帝后,周泰去世。
陈武
孙策在袁术手下时,年仅十八岁的陈武就去寿春拜见孙策。随孙策东渡平定江东。孙权厚待陈武,多次去其家中。在濡须之战时,陈武奋力战死。孙权十分痛惜,亲自参加他的葬礼。
董袭
董袭估计是孙策时代最能打的将领,“长八尺,武力过人”。在孙策平定江东后,董袭拜见孙策。孙策认为董袭“壮伟”,就让其在管理贼盗的部门任职。由于董袭武艺过人,所到之处都攻破反叛。
濡须之战时,孙权命董袭督领五楼船驻守濡须口。夜里大风将船吹翻,不想董袭不愿下船,竟沉入江中而死。孙权换上丧服亲临葬礼,对他的家属供应很是丰厚。
甘宁
甘宁原本是益州的水贼,胡作非为,但当甘宁顿悟后,熟读百家诸子。并弃恶从善,去投奔荆州刘表。刘表,黄祖等人都轻视甘宁,甘宁最后投奔江东。甘宁帮助孙权平定江夏,生擒黄祖。
在赤壁之战,以及南郡之战时,甘宁用勇有谋,立下大功。合肥之战时,甘宁更是先登皖城,抓获太守朱光。濡须之战时,甘宁更是百骑劫曹营,备受人们敬重。
甘宁去世后,孙权非常痛惜。
凌统
江夏之战时,凌统之父凌操被甘宁射死。年方十五岁的凌统,备受孙权身边人的称赞,于是孙权让凌统统领其父部队。凌统随周瑜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南郡击败曹仁。
凌统亲近礼待贤士,轻财重义,也是诸将中唯一被称为有国士风范之人。
濡须之战时,凌统奋勇作战,孙权因而得脱。可惜身边的人全部战死,凌统潜水而逃。孙权见到凌统后,又惊又喜,并给凌统更多军士。
凌统死后,孙权得知后,捶床坐起,悲哀无法自制,几天都减少了饭量,一谈到他就泪流满面,令张承为凌统作了祭文和铭文。孙权还将凌统之子养在府中,并称其为“这是我的虎子!”由此可见,孙权对凌统看中之情远超别的将领。
徐盛
孙权时期大将,徐盛作战勇猛。在濡须之战时,东吴很多战舰都被大风吹到对岸,众人惊恐之时,只有徐盛率军退敌,在风停后,率船而回。孙权因此认为徐盛十分勇猛。
在抗击刘备时徐盛也多有功劳。在曹丕伐吴时,徐盛更是立下大功。用围墙,虚设城楼,战船之计,吓退曹丕。
孙权称帝后,徐盛去世。
潘璋
很多朋友都只知道潘璋是害死关羽的吴将,但谁知潘璋在正史中却是一位果敢之将。在合肥之战时,张辽突然杀到,众人都在惊慌之时,宋谦,徐盛等人战败而逃。只有潘璋力斩两名逃兵,军士才重新返回对战。
潘璋喜好建功立业,所率军士极为雄壮。但潘璋性格奢靡挥霍,衣着器用都超越本分,与位高者攀比。甚至多次不遵纪守法,残害军士中的富者,掠夺财富。但孙权念着潘璋昔日之功,总是不与计较。
潘璋死后,他的儿子潘平,因言行无状被流放会稽。潘璋的妻子居住在建业,朝廷赐给她田地房宅,又赐免除赋役的佃客五十家。
丁奉
丁奉是十二人中年纪最小的,但作战却极为勇猛,“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孙权去世后,爆发了东兴之战,丁奉身先士卒,大败魏军。
魏国文钦表示投降东吴时,丁奉与孙峻前往寿春接应。丁奉与敌人的追兵在高亭交战。丁奉骑马手持长矛,冲入战场,斩杀数百人。
在孙休继位后,丁奉与张布设计除去权臣孙綝,稳定了东吴朝政。在孙皓上位后,丁奉日渐自负,最后被孙皓迁徙到临川。可以说是十二虎臣中官位最高,但下场最惨的。
综上来看,十二虎臣确实是江东名将,个个都为东吴安定做出贡献。如果要数谁的能力最强,估计首位应是甘宁,程普次之。如果说哪位最得孙权看中,就要数凌统了。凌统死时,孙权痛哭流涕,甚至将凌统之子接到府中抚养,也是超越群臣的待遇了!
本文原文来自百家号,主要参考资料为《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