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佛寺:百年古刹的建筑艺术与现代融合
上海玉佛寺:百年古刹的建筑艺术与现代融合
上海玉佛寺,这座始建于1882年的佛教寺院,以其供奉的玉佛而闻名。历经多次重建和修缮,现已成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佛寺不仅拥有两尊珍贵的南宋玉佛雕像,还融合了中式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此外,寺庙内的“大橘禅院”更是吸引了无数猫奴前来打卡。无论是欣赏建筑之美还是感受宁静的禅意,玉佛寺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历史沿革与建筑布局
玉佛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它的初建与后来的重建,都与晚清首富盛宣怀及其家族有关。彼时普陀山慧根法师经五台,峨眉,进入西藏,到达印度。礼佛后在缅甸雕琢了大小玉佛5尊,并携返普陀山。由于盛宣怀母亲笃信佛教,当盛宣怀获悉此事后,亲自拜见慧根和尚希望把玉佛留在上海,并表示愿意出资在上海建造寺院安置玉佛。
慧根和尚心动了,决定留下坐、卧佛各一尊,然后把其中3尊小的玉佛按计划运回普陀山。1900年,慧根法师得到盛宣怀亲戚赞助,获得了今车站北路附近的30余亩地皮,初建了玉佛寺。辛亥革命期间,玉佛寺毁于战争,佛像亦被抛掷于野外,后由盛宣怀将玉佛请回上海市内,并于成都路重建玉佛寺。由于成都路场地过小,难以进行佛事。1918年盛家再度捐出槟榔路(安远路170号)土地十余亩,重建玉佛寺,也就是现在的寺院所在。
此后的玉佛寺也是几经修缮扩建,最近一次大修是2014年。不仅大雄宝殿经历了平移,整体奠定了柚木建造的纯木结构江南明清式样建筑风格。现在的玉佛寺,分为前院和后院两大部分,前院为玉佛禅寺原来的寺址。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
建筑特色与艺术价值
玉佛寺的大雄宝殿是一座具有江南明清风格的纯木结构建筑,其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尤为突出。2014年,玉佛寺启动了建成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的平移工程。这是中国首个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步履式平移技术。大雄宝殿以每分钟3厘米的速度,缓缓移动了30.66米,整个过程持续了7天。这次平移不仅保护了这座珍贵的古建筑,还扩大了殿前广场规模,改善了寺院的整体布局。
玉佛楼是玉佛寺的标志性建筑,高1.92米的玉佛坐像就供奉于此。这座建筑采用了传统的重檐歇山顶结构,飞檐翘角,气势恢宏。楼内装饰精美,金碧辉煌,体现了清代建筑的精湛工艺。玉佛楼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目前,玉佛寺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程,由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主持设计。扩建项目将建设禅寺酒店、佛学教堂和博物馆等设施。安藤忠雄以其独特的“清水混凝土”风格闻名,他将如何在保持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值得期待。
园林设计与文化内涵
玉佛寺的园林设计别具匠心,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寺院内种植了各种松树,包括五针松、黄山松、黑松、罗汉松等,大的、小的,盆栽的、地栽的,都有。这些葱郁的绿植点缀着富丽堂皇的新修大殿,经过园丁们的精心打理,为禅寺增添了不少佛韵。
在药师殿附近的松树背后,是玉佛寺为寺猫们建造的“独栋大别墅”大橘禅院。上海有流浪猫常驻的寺院很多,专门为猫建造如此大型猫屋的只有玉佛寺。大橘禅院里面猫爬架、太空舱、小床、空中走廊一应俱全;空间宽敞,还有采光贼好的窗户,承包了“大橘们”吃喝玩乐睡一条龙服务。
文化活动与现代融合
玉佛寺不仅是一座传统的佛教寺院,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寺院内设有咖啡店“方檀”,提供静谧的休憩空间。素斋餐厅则供应美味健康的素食,深受游客和信众的喜爱。此外,寺院还推出各种文创产品,如寺庙雪糕、点心和巧克力等,深受年轻人欢迎。
玉佛寺推崇“人间佛教”的理念,除了礼佛祈福,这里还可以抄经、盖章、品茶、喝咖啡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现代设施,使得玉佛寺成为一座既传统又时尚的佛教文化地标。
上海玉佛寺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精美的园林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信众。无论是欣赏建筑之美,还是感受禅意生活,玉佛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佛教文化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