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雪节气养生全攻略:养阴护阳,安然过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雪节气养生全攻略:养阴护阳,安然过冬

引用
光明网
14
来源
1.
https://tech.gmw.cn/2024-12/20/content_37748863.htm
2.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411/t20241122_3948306.html
3.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121/01ae6f1fbba149678dc65cd5dbb32e42/c.html
4.
67612b400000000013000e8b
5.
67739248000000000800e462
6.
675ee6cb000000000700cf7b
7.
6763e5a6000000000b020160
8.
6760eebd000000000b00f06f
9.
https://www.suifenhe.gov.cn/sfh/z202401/202411/c03_982986.shtml
10.
https://www.zjskw.gov.cn/art/2024/11/25/art_1229556995_61669.html
11.
http://www.jiangcheng.gov.cn/yjjcwsj/gkmlpt/content/0/761/post_761545.html
12.
https://www.syzyy.cn/h-nd-1581.html
13.
https://www.qhuah.com/html/1675231324.html
14.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82221.html

小雪节气已至,天气渐冷,养生正当时。冬季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阴,特别是儿童养阴尤为重要。饮食上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饮水标准。此外,养胃阴和养肾阴也不可忽视,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通过这些科学的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寒冷的冬季,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01

小雪节气:冬季养生正当时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的第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降水形式由雨转为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小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节气的特征代表了气候的变化,在此节气期间,月光清冷、寒风凛冽,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而与暑热相分离,转入严寒的冬天。

02

冬季养生的科学依据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养生也就是要“顺应自然”,在了解气候变化和疾病易感性的基础上,适时做好预防调护。《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养藏”,而养藏的核心在于保护人体的阳气。

《伤寒杂病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随着气温下降,人们应当适当增加衣物,注意保暖,使身体周密,而不使皮肤毛窍外露,避免寒邪的侵袭。

很多人冬天会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容易感冒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女性、老年人等体质稍弱的人群,要注意腰背部的防寒保暖,更要注意“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尽量穿长袜从而避免足踝部的裸露。

同理,避免寒邪损伤身体的阳气,还应当尽量避免饮食寒凉,可以把雪糕、冷饮用红茶或黑茶、姜汤、羊汤、火锅等温热性的饮食来代替。冬日夜晚还在跳广场舞或挥汗如雨的“健身达人”,他们看似强健体魄,实则耗伤阳气,且汗后更易外感寒邪,这并不是冬日养生的明智之举。

关于发病,《伤寒论》还提到“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告诉我们,寒邪侵袭人体可以立即发病,如感冒;或伏而不发,加上饮食辛辣、暖气燥热、体质原因,很容易将寒邪化为内热,随着春夏季节阳气的长养而发为温热性的疾病。因此必不能认为自身体质强壮而刻意冒触寒凉,不以为意。

此外,冬天还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平素手脚冰凉、痛经的女性患者,或是有怕冷、咳嗽等感冒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也可以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和个性化调养,及时干预以达到预防和阻止病情恶化的目的。

03

养生具体方法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进补既要考虑地区间的差异,也要清楚自身体质,但要避免暴饮暴食。北方冬季寒冷,进补宜选温热之品,如牛肉、羊肉等;南方气温相对较高,应以平补为主,宜摄入鸡、鸭、鱼等;高原地区雨量较小且气候偏燥,人们应该适当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以防身体上火。根据个人体质不同,饮食调养也应有所区分,阴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豆浆、鸡蛋、鱼肉、蜂蜜、山药、萝卜、牛奶等柔和甘润的食物;阳虚体质的人,可适当多吃南瓜、韭菜、大枣等温热熟软的食物。

适量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进行御寒锻炼,例如坚持用冷水洗脸,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与此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天寒,人体肌肉的弹性及伸展性降低,各关节会变得比较僵硬,如果没有进行热身直接开始锻炼,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受损,因此,运动前一定要进行比往常更加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时注意缓和,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免阳气耗散。运动时,适当晒太阳也是很好的温阳散寒方法。

充足睡眠

在小雪节气,要保持充足睡眠,不要持续熬夜;要防范阳气外泄,做好保暖,特别是头、颈、脚等部位的保暖;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微微出汗即可;在阳光充足的时段晒太阳,补充阳气。在饮食方面,专家建议,进补因人而异,对于偏瘦、手足不温、怕风怕冷的人,可选择温养气血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等;对于体重超重、口气很重、口干口苦的人,应以疏导为主,多吃大白菜、陈皮、萝卜等。

保暖防寒

每天早起喝一杯温水,有助于排毒,还能改善皮肤状态。冬天人体代谢变慢,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也会变弱,可以有选择性地补充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营养补剂。冬天虽冷,但也不要把自己关在空调房,去室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血液循环。当然在室外也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出门戴好帽子,可以要温度不要风度!裹成粽子了也很可爱~

04

实用养生小贴士

  1. 少洗澡:冬季大自然闭藏,人体阳气收敛。洗澡会使毛孔张开,导致阳气外泄,一周洗一次能更好保持阳气,让身体有能量抵御寒冷,维持正常运转。

  2. 多睡觉:冬天适合早睡晚起,不要强迫自己早起锻炼,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这是因为冬季人体阳气内敛,多睡觉可养阳,太阳出来后活动则能顺应天时,更利于健康。

  3. 不要节食减肥:冬季是进补时节。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能补充阳气,比如红烧肉、坚果等,让身体更有活力。节食会使身体虚弱,不利于冬季养生。

  4. 多泡脚:冬季气温低,血液循环不畅。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起来。还可缓解疲劳、提高身体保护力。通过温热刺激脚部穴位,有助于激发身体阳气。

  5. 不要过度出汗:冬季人体阳气内敛,过度出汗会使阳气外泄。且冬天本就寒冷,过度出汗后若防护不当易受寒。适当运动不出大汗,如做瑜伽、八段锦等,可促进气血流通又不损伤阳气,利于冬季养生。

  6. 睡觉前不洗头:冬天尽量在白天洗头睡觉前不洗,晚上洗头即使吹干也可能有水汽残留,易留于体内。而冬天人体阳气内敛,寒湿入体易伤阳气。

  7. 适合冬天喝的养生汤:山药莲子排骨汤、莲藕猪骨汤、枸杞红枣鸡汤、当归羊肉汤、萝卜羊肉汤、黄芪羊肉汤。

  8. 适合冬天喝的养生茶饮:红枣枸杞茶、玫瑰普洱茶、红糖姜茶、蜂蜜柚子茶。

05

结语

冬季养生,不仅仅是对身体的呵护,更是对心灵的滋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享受这个冬天的温暖和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