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古镇,探秘洧川特色文旅小镇
穿越千年古镇,探秘洧川特色文旅小镇
1月5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挤满了来自周边省市的近5万客商和游人。一个挨着一个的摊位,种类繁多的美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琳琅满目的日用品,让人目不暇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赶集的人们走走停停,与摊主讨价还价,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一外地游客在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拿着当地非遗传承人制作的糖制品连连称赞。游客们在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羊肉烩豆腐。无人机拍摄的洧川镇农贸大集一角。游客们在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羊肉烩面。游客们在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选购当地特色美食“秤钩豆腐”。游客在洧川镇的农贸大集上打卡留念。
洧川大集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占地100余亩,商户3000余户,属于当地最古老、规模最大、最活跃的集市。每逢农历每月的三六九日,自早六点开集至晚上六点均为大集购物时间,每天人流量都在3万-5万人。洧川大集不仅是当地农村商品的交易场所,更是乡情的纽带,她承载着中原农村人的质朴与热情。
“这里,唐宋时期小有名气,明清时期商铺云集,古民居传承百载……南城门、城隍庙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状元跺”“东上西下”“一通百(柏)通”等故事耐人寻味。”一名家住鄢陵县的游客听了导游讲解后感受颇深。
据资料显示,时下该镇的古树名木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棵500余树龄的古柏,穿越了历史长河,其树干粗壮,树冠如一只金凤凰,在天空中展翅飞舞,昭示着大自然的奇迹,“百(柏)里有余(榆)”的故事妇孺皆知……
“漫步在古镇的街巷中,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的商铺场景,这里的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古朴的建筑风格,通过来这里‘一日游’深感这里的美丽和魅力。”家住长葛市石固镇的游客李明如是说。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河南省特色景观镇’‘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等殊荣,与南城墙一路之隔的徽派建筑,为游客带来的是一场心灵的盛宴……”来自航空港区龙王办事处的游客陈兰笑着说。
“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牛得草、刘玉梅都是洧川人,其人文故事意境深远,这里有‘省示范性文化合作社’‘戏曲之乡’等美誉,由老庄王村文化合作社员表演的豫剧选段,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游客刘军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这里空气鲜,景色美,游客们欣赏着南湖波光粼粼的湖面,沿湖赏景,看水鸟戏水,感受着自然的呼吸,一幅幅春景图不断浮现在游客眼前,犹如想象中与‘八景’中的‘大沼蓬莲’相媲美……”当地游客段佳佳在景区感受颇深。
“以前只是电视、网络、抖音里看到省级非遗洧川豆腐,听到过传承人刘军献祖祖辈辈磨豆腐的传奇故事,今天在这里可见到真的啦,真是名不虚传呀,哈哈……”来自中牟县的一游客边说边笑,笑声在豆腐生产基地上空久久回荡……
“目前的‘一日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依托历史古镇、文化名镇、经济强镇、商贸重镇、非遗大镇等诸多元素,着力打造特色文旅小镇,全面增强洧川的文旅吸引力、竞争力和内生动力,构建起文旅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郑州航空港区洧川镇党委书记孔凡彪满怀信心。
“这60余场精彩文艺节目演出,在舞蹈、戏曲、铁花、烟花、变脸、坠子、小品等轮番上演的同时,研学旅游让孩子们‘寓学于行,寓学于游’,让儿童亲近接触了非遗项目‘洧川豆腐’,体验了学用结合的乐趣。”带领学生前往豆腐研学基地学习的教师这样描述。
在该镇不同的景点、景区或演出大厅,游客们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之余,纷纷驻足听名人故事,观徽派建筑,游千年古刹,抽“三宝”奖项、写诗情画意、感汉服文化、享梨园戏曲,大家惬意万千,尽情享受美好假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镇的千年文化积淀。
“今天是第一次来这历史悠久的洧川赶大集,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游客从周边省市县赶来,估计着不会少于两万人,市场上非遗、百货、美食、杂货、手工艺品、劳动工具等样样俱全,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来之商丘市民权的一游客深有感触。
“大多数游客普遍感受到这里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以及多元化的文旅新业态,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今年这“五一”“中秋”“国庆”等假日期间,来这里旅游观光、赶大集的游客不少于100万人次,同比增长5倍以上……”该镇一文旅工作者介绍。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将整个不夜城街区装点得如梦如幻,一拨又一拨的外地游客在这里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洧川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大家踏着夜色游古城、赏美景、看表演、品美食,深感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一位来自许昌的游客说。
“依托深厚的古镇文化底蕴,借力这里古迹多、名人多、非遗多之优势,加快推动文化资源成果转化,统筹做好人文景观提升,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通过多种形式增强游客的吸引力,带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该镇党委书记孔凡彪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