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研究:每天饮酒不超40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协和研究:每天饮酒不超40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小酌怡情,豪饮伤身”这句老话,或许大家都听过。但你知道吗?科学研究真的给了这句话一个“高光时刻”!
北京协和医院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适量饮酒(男性每日15-30克纯酒精,女性每日5-15克纯酒精)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研究认为,适量饮酒可以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抗炎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从而保护心血管健康。
不过,专家也提醒,超过这个范围,饮酒的益处就会转变为危害,长期大量饮酒还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因此,建议大家理性对待饮酒,控制在适量范围内,以维护心血管健康。
研究揭秘:适量饮酒的神奇健康效应
这项研究可不是什么坊间传闻,而是由北京协和医院心脏科和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牵头完成,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上发表的论文。研究的核心是探索适量饮酒如何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
研究团队招募了89名受试者,包括17名健康志愿者,以及72名不同饮酒量的冠心病患者。这些患者被细分为滴酒不沾的“清流”、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40克酒精)的“佛系饮者”,和酗酒成瘾的“豪饮派”。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者对肠道微生物和血液代谢物进行了详细比对,结果令人耳目一新。
酒精和健康的“U型”关系
喝酒真的能“喝”出健康吗?答案是:适量喝酒可以,但过量就别想了。研究表明,适量饮酒者的心血管健康状态最接近健康人群,反而是重度饮酒者的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状态比滴酒不沾者还糟糕。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规律:饮酒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呈现“U型曲线”。简单来说,适量饮酒者在曲线最低点,享受着“低风险待遇”;而过量饮酒者风险剧增,滴酒不沾者虽无显著风险,但也失去了适量饮酒带来的潜在保护效应。
数据显示,适量饮酒组的冠心病严重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同时血液中某些对心血管有益的代谢物水平更高。例如,12-HPEPE这种代谢物在适量饮酒组增加,这是一种天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
肠道菌群是关键玩家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适量饮酒如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保护心血管健康。适量饮酒组的肠道菌群构成更接近健康人群:有益菌种如Paraprevotella明显增加,而与炎症相关的菌种如Bifidobacterium显著减少。
更有趣的是,肠道菌群的变化还反映在血液代谢物中。比如,磷脂和神经酰胺这些“坏分子”在适量饮酒者体内显著减少,而它们的积累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喝酒与健康:量有重要?
适量饮酒究竟有“适”?科学家给出了明确定义: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40克,相当于一杯葡萄酒或一瓶啤酒。超过这个量,不仅不会享受健康福利,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比如酒精性肝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
此外,研究也强调,适量饮酒的益处并非普适,特别是对于女性、未成年人以及某些患有慢性病的群体,饮酒仍需谨慎,甚至完全避免。
专家提醒:理性对待饮酒
虽然协和医院的研究为适量饮酒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提供了科学证据,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盲目增加饮酒量。毕竟,健康生活的核心在于平衡——适量饮酒可能是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路径。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才是真正让心肠“长久年轻”的秘诀。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成年男性,每天享受一杯红酒,既能微醺,又能收获健康,但一定要记住“适量”二字,千万别让“酒后微醺”变成“酒后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