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真的影响睡眠质量吗?专家解读来了
噩梦真的影响睡眠质量吗?专家解读来了
“噩梦确实会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那种让你从睡眠中惊醒的噩梦。”科普中国作者余周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睡眠医学领域的广泛认同。噩梦不仅会打断睡眠的连续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噩梦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科学研究表明,噩梦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经历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三个阶段。梦境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大部分能被记住的梦境是在浅睡眠状态产生的。经常做噩梦的人对梦的感知比较强烈,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睡眠质量较差。
然而,做梦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作为正常健康睡眠的重要组成部分,梦在促进记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定期清理大脑“缓存”垃圾、训练大脑对梦境内容刺激的感知能力、巩固加深有用的记忆、调整情绪,这些都是做梦对大脑健康的积极作用。
噩梦的成因
噩梦的产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压力或焦虑是常见的诱因,生活中的普通压力或重大变故都可能导致噩梦。创伤事件,如事故、受伤或虐待,也可能引发噩梦。此外,睡眠剥夺、药物副作用、物质滥用等生理因素,以及恐怖书籍和电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噩梦。
值得注意的是,噩梦可能是一些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例如,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胸闷、呼吸困难,从而引发噩梦。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会增加噩梦的发生频率。如果频繁做噩梦并伴有身体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噩梦的治疗方法
对于频繁做噩梦的人来说,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医学治疗、压力或焦虑治疗、意象复述疗法和药物治疗等。其中,意象复述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在清醒时更改噩梦的结局并反复想象,以降低噩梦的频率。
近年来,针对儿童噩梦的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塔尔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方法,通过教育孩子睡眠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引导他们改写噩梦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噩梦的次数和相关痛苦。这项研究为治疗噩梦提供了新的希望。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为了减少噩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
- 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重口味食物
-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
- 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或深呼吸
- 避免睡前接触恐怖或刺激性的内容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帮助。通过综合调整,可以逐步改善睡眠质量和减少噩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