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泽雷塞上市,肺癌患者的新希望
氟泽雷塞上市,肺癌患者的新希望
8月21日,信达生物的KRAS G12C抑制剂——达伯特(氟泽雷塞片)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上市,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达伯特是中国首个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它的获批填补了40年国内KRAS G12C突变靶向治疗的空白,为患者带来了精准治疗的全新选择。
氟泽雷塞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数据
氟泽雷塞是一种高效口服KRAS G12C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共价不可逆修饰KRAS G12C蛋白突变体半胱氨酸残基,抑制该蛋白介导的GTP/GDP交换从而下调KRAS蛋白活化水平。临床前半胱氨酸选择性测试,也显示了氟泽雷塞对于该突变位点的高选择性抑制效力。
在一项针对KRAS G12C突变型晚期NSCLC受试者的II期单臂注册研究(NCT05005234)中,氟泽雷塞单药疗法显示了优异的抗肿瘤活性,且总体耐受性良好。研究共纳入116例NSCLC受试者,独立影像学评审委员会(IRRC)评估的确认客观缓解(ORR)为49.1%,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疾病控制率(DCR) 为90.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7个月,中位生存期(OS)尚未达到,12个月OS率为54.4%。
安全性方面,截至数据分析日,共有92.2%(107/116)的受试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RAEs),大部分为1-2级,最常见的TRAE为贫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氟泽雷塞上市的背景和意义
肺癌是中国第一大恶性肿瘤。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联合测算,2022年,国内新增肺癌患者达106.1万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RAS G12C突变率约为3%,年新发病例为2.7万。然而由于KRAS靶点的“不可成药性”,全球范围内可用药物很少,治疗选择有限,过去40年里国内始终未开发出针对性治疗方案,中国该群体患者的二线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氟泽雷塞对广大KRAS G12C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具有重大意义,改变了我国先前无靶向药可用的治疗格局。这意味着我们从过去只能依赖化疗,转变为现在可以使用靶向药进行成功的治疗,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减少了化疗的毒性。”
信达生物的创新药研发成就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2款产品获批上市,5个品种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3个新药分子进入Ⅲ期或关键性临床研究,另外有17个新药品种已进入临床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旗下的创新抗肿瘤药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是全国首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时间拉回到2012年,彼时,信迪利单抗正式立项。2018年,信迪利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正式上市,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2019年,信迪利单抗作为首个且唯一的PD-1抑制剂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展望未来
氟泽雷塞的上市不仅为KRAS G12C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中国在靶向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随着研究的深入,氟泽雷塞有望在更多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信达生物临床高级副总裁钱镭表示,信达生物将继续高质量推进肿瘤产品线的临床开发,探索癌症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并推动全球创新。在慢性病领域,信达生物将加速创新,致力于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