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沐阳教你识别和应对挤压综合征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3: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沐阳教你识别和应对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通常发生在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或躯干)受到长时间重压后。其主要特征包括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和急性肾功能障碍。挤压综合征的处理需争分夺秒,从现场急救到专业医疗介入都至关重要,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01

病因和临床表现

挤压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直接挤压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当肢体被重物长时间压迫时,会导致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外溢。当压迫解除后,受损肌肉释放大量肌红蛋白、钾离子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病理变化。

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局部症状:肿胀、疼痛、皮肤变硬、皮下淤血及水疱形成。
  • 全身症状:休克、肌红蛋白尿(褐色尿液)、高钾血症(可危及生命)、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代谢紊乱。
02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是处理挤压综合征的关键环节,正确的处理可以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1. 解除压迫:迅速移除重物,解除对肢体的压迫。但要注意避免突然完全解除压力,以免加重再灌注损伤。

  2. 抬高伤肢: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以减少局部压力的产生。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 凉水降温:对受伤部位进行凉水降温,以减少挤压部位的受损程度。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造成冻伤。

  4. 制动伤肢:避免活动伤肢,减少毒素吸收。可以用夹板或绷带固定伤肢。

  5. 补充液体:鼓励患者适量饮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若患者意识不清或有呕吐症状,应避免口服补液。

  6. 及时就医:如果组织压力大于40mmHg,必须立即送医进行切开减压处理。切勿延误就医,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

03

医院治疗方案

医院的专业治疗是决定挤压综合征预后的关键。治疗方案通常包括:

  1. 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素排出。通常需要大量静脉补液,以稀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2. 利尿剂使用:促进排泄,减轻水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电解质紊乱。

  3. 血液净化: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清除体内毒素,支持肾功能。

  4. 手术干预:在必要时进行切开减压或截肢,以挽救生命。手术决策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后做出。

治疗过程通常较为漫长,需要4-10周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中医防治与康复调理

中医在挤压综合征的防治中,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注重内外兼修。以下是一些中医防治和康复调理的建议:

  1. 开通闭塞:运用拔罐、针灸、按摩等手法,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2. 活血化瘀:通过中药如桃红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活血化瘀,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肌肉坏死。

  3. 清热解毒:使用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等中药,清热解毒,消除湿热,预防感染。

  4. 补益肾气:肾为水脏,肾虚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因此需适当补肾益精,如服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

  5. 饮食调养:推荐患者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等高蛋白食物,增强体质;同时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6.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促进身体自愈能力。

  7. 心理疏导:挤压综合征患者往往伴随焦虑和恐惧,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安慰对于恢复至关重要。

  8. 适度运动:康复期的轻度运动可以帮助恢复肌力,如温和的瑜伽、太极等,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05

预防措施

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和学习急救知识。以下是一些预防建议:

  1. 提高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建筑工地、地震灾区等高风险环境中,要时刻保持警醒,避免长时间压迫肢体。

  2.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正确解除压迫、伤肢制动等,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及时帮助。

  3. 定期体检: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肾功能异常,降低挤压综合征的并发症风险。

  4. 改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要确保安全设施完备,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挤压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及时识别、正确处理和科学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急救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