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外治法配合食疗,有效缓解肺癌术后咳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5: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外治法配合食疗,有效缓解肺癌术后咳嗽

肺癌术后咳嗽是很多患者面临的难题,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养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穴位贴敷、呼吸训练等中医外治法,以及科学的饮食调理,如多喝水、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可以显著缓解咳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还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01

中医外治法:简单易行的自我管理方法

运动养肺

呼吸训练是一种以保障呼吸道通畅、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其原理为训练腹肌、膈肌等呼吸肌力量,从而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同时有效控制咳嗽、咳痰,达到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目的。推荐以缩唇呼吸训练、腹部呼吸训练为主。也可以配合八段锦、简化太极拳等传统运动,这些功法训练通过呼吸吐纳锻炼,可使呼吸深、细、匀、长,在术后康复阶段,可协助锻炼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肺换气效果,是肺癌术后患者的不二之选。

有氧运动训练可增强心肺耐力,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值得注意的是,锻炼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以微微汗出,湿衣不甚为度。过度运动导致大量汗出,反而会消耗肺气。推荐术后患者应先从低强度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强度。患者进行力量锻炼时可以采用高强度、低频率的动作;在进行持久性锻炼时,应采用低强度、高频率的动作。

疏经养肺

中医外治法起源先于中医内治法,有云“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而直达脏腑也。”

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白芥子、甘遂、细辛等药物研磨成细末,用药液或者姜汁等调成糊状,将其置于膏药之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或患处,是一种无痛的、无不适感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明确,是中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推荐几个咳嗽常用穴位:

  • 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为阴维任脉之会,指该穴乃肺气出入之通道,功用为化痰平喘,宣肺降气。

  • 肺俞:位于人体后背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共2个,左右对称分布。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内应脏腑,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肺脏疾病的重要穴位,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既可散肺中留伏之邪,又可补益肺气。

  • 膻中:位于胸部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根据《灵枢·五味》的记载,膻中穴又被称为“气海”,是指人体之气汇聚、分布的地方。刺激膻中穴可以治疗肺气壅滞引起的咳喘、憋闷等症状,具有降逆平喘的作用。

  • 大椎:位于颈椎棘突最高点,解剖学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属于督脉经络,与手三阳经脉相交,通过调节督脉和手三阳经经气,发挥其止咳平喘、解表通阳的作用。大椎穴主治肺胀、胁满、咳嗽等症状,能够降低气道阻力、抑制气道炎症、减轻气道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02

食疗养肺:根据咳嗽类型选择不同食疗方

患者术后恢复慢主要的原因跟术后锻炼比较少、营养摄入差有关。手术期间会使用麻醉、止痛药物,这对胃肠道功能会有影响。在术后早期,胃肠道还没有完全恢复,常常会有腹胀、便秘或是腹泻症状,应避免进食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此时可以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随着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能够正常排便排气,就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建议患者应尽量多食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蛋、奶、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等。

在此基础上,肺癌术后持续性咳嗽的患者建议多喝温开水,帮助缓解咽喉部的刺激,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如症状发作期间避免高糖饮食,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睡前忌食,少吃多餐。可根据个人体质,多食用些滋阴润燥、养肺生津的药食同源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梨、蜂蜜等。

根据不同的咳嗽类型,也有不同的食疗方可供选择:

  • 风寒袭肺型: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治则:散寒止咳,宣肺化痰。

    食疗方:橘皮姜茶(《本草衍义》)。橘皮15克,生姜15克。将橘皮洗净,用温水泡软,切成细丝,备用。将生姜洗净,切片,备用。将橘皮丝和生姜片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煮15分钟,去渣取汁即成。解表散寒之功,又助化痰止咳。

  • 痰热壅肺型: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口渴,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

    治则: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食疗方:贝母桑白皮粥。取贝母10克,桑白皮15克,粳米50克。将桑白皮放入砂锅内,加水200毫升,煮至100毫升,去渣,入粳米,再加清水500毫升煮成稀粥,兑入打碎的贝母粉。每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 脾虚痰湿型:患者咳嗽痰多、痰白黏腻、喉中呼噜作响、胸脘满闷、恶心纳差、呼吸急促等症状。

    治则: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食疗方:茯苓半夏粥。茯苓、半夏各9 g,陈皮 6 g,粳米 50 g。先将前三味药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此为 1 日量,分早、晚两次空腹食。

  • 气阴两虚型:患者咳嗽时发时止、干咳少痰或有时痰中带血、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提不上气、手足发热、午后潮热、失眠盗汗等症状。

    治则:益气养阴、润肺止咳。

    食疗方:银耳百合汤。银耳、百合、沙参各10克,冰糖20克。将银耳用凉开水浸泡至胀大变软后放入砂锅中,与百合、沙参、冰糖一起加水以文火炖煮1小时即可。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

03

康复期间注意事项

  1. 饮食调理: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

  2. 促进排痰:鼓励咳嗽排痰,并适当翻身拍背。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药或抗生素。

  4.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5.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康复非常重要。

总之,肺癌术后咳嗽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并发症。同时,结合中医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可有效促进恢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