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获新突破!张敏州教授团队揭示“气虚痰瘀”病机理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3: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获新突破!张敏州教授团队揭示“气虚痰瘀”病机理论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导师、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张敏州教授主持的《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研究》项目,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一重要成果不仅为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01

“气虚痰瘀”病机理论的创立

缺血性心脏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真心痛、心悸、胸痹等范畴,其病位在心,心包络脉,与五脏相关。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提出活血化瘀为冠心病治疗的根本大法,而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则在“心脾相关”学说中提出扶正是重要治则,强调健脾补心、补益宗气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张敏州教授团队创立了“气虚痰瘀”病机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对缺血性心脏病三大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重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气虚是疾病发展的根本,痰瘀是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

02

益气活血化痰法的作用机制

在“气虚痰瘀”病机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益气活血化痰法的作用机制。他们以重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为研究对象,在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平台上,依托多个科研课题,开展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研究团队在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动物模型中,观察中医药干预后心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化痰方能够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重构,调节心电活动,从而保护心脏功能。这些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03

通冠胶囊:从科研到临床的转化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通冠胶囊。作为院内制剂,通冠胶囊已临床应用二十多年,不仅获批广州市医保结算的冠心病临床用药,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数十万病人因此受益。

通冠胶囊的组方严谨,以黄芪、丹参、瓜蒌、薤白等中药为基础,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临床应用表明,该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04

多项荣誉见证科研实力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研究》是在2005年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项目《冠心病介入术患者证候规律及辨证治疗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特别是2015年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项目《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中医药干预研究》,以临床研究提高中医药疗效为目标,加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促进成果的转化。2018年《缺血性心脏病的中医药干预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中医院首届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经过数年的努力再次获评相关领域科技成果奖,为2024年的科研工作添砖加瓦。

这一系列荣誉充分体现了该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研究过程中制定的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指导和行业示范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5

展望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景

张敏州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心肌缺血方面的独特优势,更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够提升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还能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现代医疗体系。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信中医药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