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白眉用AI重塑钟馗:电影制作的未来已来
俞白眉用AI重塑钟馗:电影制作的未来已来
2024年,中国电影博物馆迎来一场特别的首映礼。由李少红、贾樟柯、俞白眉等9位知名导演,完全依托快手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完成制作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电影短片亮相。其中,俞白眉导演的《百鬼勿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神话人物钟馗的形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俞白眉导演的《百鬼勿扰》讲述的是钟馗在浓雾山林中与各种妖怪斗争的故事。作为一位对新兴技术充满热情的导演,俞白眉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验了AI生成技术的魅力和挑战。他形容与可灵AI的合作过程是“让身上的计算机基因觉醒”的一拍即合。
在创作期间,俞白眉感觉像抽盲盒,可灵AI在特写画面质感、精细度、风格化上的表现尤其让他惊讶。这种不输于国外一些AI应用生成的效果表现,有时还能反向打开俞白眉的想象空间。然而,他也指出AI在控制镜头运动方面仍需要迭代提升,生成的视频有时会带有“塑料感”。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镇宅驱邪之神,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他的形象经过历代演变,成为民间信仰中驱鬼辟邪的重要角色。在《百鬼勿扰》中,AI重新诠释了这一传统形象,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展现了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AI电影制作不仅改变了电影的生产方式,还为导演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俞白眉表示:“AI注定会打破人类在所有创作领域的定式,我们已有的定式都将改变。”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创作思维和叙事方式上。
然而,AI电影制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在首届“2024AIGC视觉应用论坛”上观看了9部AIGC影片后表示:“在影片时长、技术品质、视觉表达等方面,距离真正的电影尚存差距。”但他也认为,这些实验性电影短片之于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对电影产业以及整个数字视听产业推进智能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制作正迎来一场革命。从剧本创作到视觉效果,AI正在为电影制作开辟新的可能性。正如俞白眉所言:“未来一年时间里,希望可灵AI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创作工具,真正在影视级场景中大规模应用。”这场由AI引领的电影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电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