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专家教你科学控糖:血糖监测全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16: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专家教你科学控糖:血糖监测全攻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刘向祎和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伍学焱共同强调,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监测至关重要。他们指出,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各种并发症。
01
不同情况下的血糖监测频率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病情、治疗方案及医生建议。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监测指南:
新诊断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每日需监测4-7次,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如出现低血糖症状、剧烈运动前后等特殊情况,还需增加监测次数。
血糖稳定的患者:每周监测2-4次,可选择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 基础胰岛素使用者:重点监测空腹血糖。
- 预混胰岛素使用者:需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
- 强化治疗者(如胰岛素泵):每天监测5-8次,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及夜间血糖。
特殊时期:
- 夏季:高温可能影响血糖波动,需加强监测。
- 旅行时: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血糖不稳定,应增加监测频率。
02
实用血糖监测技巧
正确使用血糖仪:在使用前,确保血糖仪清洁并校准。使用时,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采血量要适中。
记录血糖数据:每次监测后,及时记录血糖值、监测时间及饮食运动情况,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检查一次,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03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的优势
对于需要频繁监测的患者,专家推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CGM可以提供连续的血糖数据,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血糖变化趋势。与传统血糖仪相比,CGM具有以下优势:
- 实时监测:可以24小时连续监测血糖变化。
- 预警功能:当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系统会发出警报。
- 数据全面:提供血糖变化趋势图,有助于发现血糖波动规律。
04
具体操作建议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点:根据个人生活习惯和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点。例如,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应在餐后第一口食物算起。
注意采血部位的轮换: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部位采血,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保持良好的心态:血糖监测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不要因为偶尔的高血糖而过度焦虑。
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和管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专家建议,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
热门推荐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保胎假怎么请
惊人的“十二秒效应”:很多人会被12秒控制,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超声波液位计测量精度分析
如何在志愿者活动中引入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模式,提升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如何提高滚槽和焊接的效率?
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期限是多久
什么是新三板投资?新三板投资的风险如何控制?
降低论文AIGC率的实用指南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好奇效应
银行个人转账业务的限额调整方法?
春季养生应重在养什么?推荐8道春季养生食谱
T细胞分型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煎饺制作全攻略:从面团到成品,这样做不粘锅不糊底,金黄香酥还爆汁
智能马桶喷嘴出水口堵住了,不出水?清洗疏通方法看这里!
王穆之:出身于太原王氏,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鉴定方法和成交价格
Blender 4.2 基础入门教程
发财树盆栽光照指南:掌握晒太阳秘诀,让绿意盎然满室生辉
求职简历中怎样巧妙体现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
从受孕到出生实际多少天
居间介绍的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如何保障交易公平性?
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
不要总想退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
设计行业的协作新风潮:提高效率、减少误差
民族乐器的魅力 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电车降价引发燃油车降价,新能源的第二波降价潮,很快就会到来
如何防止头发过早变白?
适合身体各个部位的最佳哑铃训练
花椒蒸梨与川贝蒸梨:科学调理,应对风寒风热咳嗽
AI小说写作:低成本高效率创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