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ndroid内核技术大揭秘:手机黑科技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9: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ndroid内核技术大揭秘:手机黑科技背后的故事

Android系统作为全球最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离不开其复杂的内核技术支持。从硬件抽象层到框架层再到应用层,每一层都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技术细节。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Android的内核技术,探索智能手机背后的黑科技,让你对手机功能有更深的认识。

01

Android系统架构概述

Android系统采用分层的架构设计,从高到低分别是Android应用层、Android应用框架层、Android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内核层。这种分层架构使得Android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应用层

Android应用层提供了一系列核心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客户端、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和联系人管理程序等。这些应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开发和部署新的应用程序。

应用框架层

在应用框架层,开发者可以完全访问核心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这一层提供了丰富的组件供开发者使用,如视图(Views)、资源管理器(ResourceManager)和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等。通过这些组件,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

系统运行库层

系统运行库层包含了大量的C/C++库,这些库能被Android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使用。这些库为开发者提供了各种功能,如图形渲染、网络通信、数据库操作等。通过使用这些库,开发者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各种功能,而无需从零开始。

Linux内核层

在最底层的Linux内核层,Android系统充分利用了Linux的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等。此外,Android还对Linux内核进行了定制化修改,以适应移动设备的特性,如电池管理、触摸屏支持和GPS定位等。

02

关键技术详解

硬件抽象层(HAL)

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HAL)是一种软件层,它位于操作系统内核或运行时环境与硬件设备驱动之间,目的是隐藏具体的硬件细节,为上层软件提供一致的接口,使得上层软件不必关心底层硬件的实现细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复用性。

HAL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 接口标准化:HAL为不同硬件平台提供统一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这样即使底层硬件发生变化,上层软件也能通过相同的接口访问硬件资源。
  2. 硬件无关性:通过HAL,上层应用程序无需考虑具体的硬件型号或特性,只需要调用统一的接口函数即可,降低了应用程序对硬件的依赖。
  3. 驱动封装:HAL将底层硬件驱动的功能进行封装,简化了对硬件的操作,比如读写寄存器、配置外设等工作。

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硬件抽象层(HAL)被广泛使用。以摄像头为例:

假设有一款Android设备搭载了不同的摄像头模组,每个模组可能有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接口。在Android系统中,摄像头硬件抽象层(Camera HAL)为上层的摄像头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1. 硬件实现:摄像头模组可能通过I2C、SPI等总线协议进行通信,且每个模组可能有不同的寄存器配置方法和数据格式。
  2. HAL封装:摄像头HAL会针对每个具体的摄像头模组,实现一组符合Android定义的接口函数。例如,open()close()startPreview()takePicture()等,这些函数隐藏了底层硬件的具体实现细节。
  3. 上层调用:上层的Android Camera Service只需要调用这些统一的接口函数,就能操控摄像头进行拍照、录像等各种操作,而无需了解摄像头的底层驱动是如何实现的。
  4. 跨平台支持:当更换不同型号或品牌的摄像头模组时,只需替换为对应型号的HAL模块,上层应用无需改动,实现了良好的硬件兼容性和平台迁移性。

通过这种方式,Android系统的HAL极大地简化了硬件驱动的开发和维护,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Dalvik虚拟机

Android包含一个核心库的集合,提供大部分在Java编程语言核心类库中可用的功能。每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是Dalvik虚拟机中的实例,运行在他们自己的进程中。Dalvik虚拟机设计成,在一个设备可以高效地运行多个虚拟机。Dalvik虚拟机可执行文件格式是.dex,dex格式是专为Dalvik设计的一种压缩格式,适合内存和处理器速度有限的系统。大多数虚拟机包括JVM都是基于栈的,而Dalvik虚拟机则是基于寄存器的。两种架构各有优劣,一般而言,基于栈的机器需要更多指令,而基于寄存器的机器指令更大。dx是一套工具,可以将 Java .class转换成 .dex格式。一个dex文件通常会有多个.class。由于dex有时必须进行最佳化,会使文件大小增加1-4倍,以ODEX结尾。Dalvik虚拟机依赖于Linux内核提供基本功能,如线程和底层内存管理。

多媒体处理

Android包含一个C/C++库的集合,供Android系统的各个组件使用。这些功能通过Android的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暴露给开发者。下面列出一些核心库:

  • Surfacemanager是libraries中负责显示相关的一个模块,当系统同时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Surface Manager会负责管理显示与存取操作间的互动,另外也负责将2D绘图与3D绘图进行显示上的合成。
  • System C library(libc)——标准C系统库(libc)的BSD衍生,调整为基于嵌入式Linux设备;
  • 媒体库(Media Libraries)——基于PacketVideo的OpenCORE。这些库支持播放和录制许多流行的音频和视频格式,以及静态图像文件,包括MPEG4、 H.264、MP3、AAC、AMR、JPG、 PNG;
  • LibWebCore——新式的Web浏览器引擎,驱动Android浏览器和内嵌的web视图
  • SGL——基本的2D图形引擎
  • 3D库——基于OpenGL ES 1.0APIs的实现。库使用硬件3D加速或包含高度优化的3D软件光栅
  • FreeType——位图和矢量字体渲染
  • SQLite ——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的强大而轻量级的关系数据库引擎
  • SSL – Secure Socket Layer用于保护网页通讯的协议。
03

应用架构模式

随着Android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代码耦合度高、扩展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应用架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业界常用的三种架构模式是MVC、MVP和MVVM。

MVC模式

MVC全称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

  • View:负责界面数据的展示,与用户进行交互;对应于xml布局文件和java代码动态view部分;
  • Controller:负责逻辑业务的处理;
  • Model:负责管理业务数据逻辑,如网络请求、数据库处理和I/O的操作等。

MVC初步解决了Activity代码太多的问题,但Activity天然不可避免要处理UI,也要处理用户交互,导致Activity里糅合了视图和业务的代码,分离程度不够。

优点:

  • 耦合性较低,生命周期成本低,部署快,适用于快速开发的小型项目

缺点:

  • 不适合中大型项目,View层和Controller层连接过于紧密
  • View层对Model层的访问效率低
  • 一般的高级UI页面工具和构造器不支持MVC模式

MVP模式

为了将Activity中的表现逻辑彻底分离出来,业界提出了MVP的设计。

MVP全称是模型(Model)-视图(View)-呈现者(Presenter)的缩写。

  • View:只负责显示UI,只与Presenter层交互,与Model层没有耦合。对应于Activity与XML;
  • Presenter:负责处理业务逻辑,通过接口回调View层;
  • Model:负责管理业务数据逻辑,如网络请求、数据库处理和I/O的操作等。

在MVP模式中,Model与View无法直接进行交互,所以Presenter层会从Model层获得数据,适当处理后交给View层进行显示。在MVP模式中,Presenter层将View层和Model层进行隔离,使View和Model之间不存在耦合,同时将业务逻辑从View层剥离。

优点:

  • 逻辑结构清晰,View层代码不再臃肿,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Presenter内部

缺点:

  • View层和Presenter层的交互需要定义接口方法,当交互非常复杂时,需要定义很多接口方法和回调方法,增加维护复杂度
  • Presenter层持有View层的引用,当用户关闭了View层,但Model层仍然在进行耗时操作,会有内存泄漏风险

MVVM模式

MVVM全称是Model View ViewModel,模式改动在于中间的Presenter改为ViewModel,MVVM同样将代码划分为三个部分:

  • View:与MVP中View的概念相同;
  • ViewModel:连接View与Model的中间桥梁,ViewModel与Model直接交互,通过DataBinding将数据变化反应给View;
  • Model:负责管理业务数据逻辑,如网络请求、数据库处理和I/O的操作等。

在实现细节上,View和Presenter从双向依赖变成View可以向ViewModel发指令,但ViewModel不会直接向View回调,而是让View通过观察者的模式去监听数据的变化,有效规避了MVP双向依赖的缺点。

优点:

  • 模块间充分解耦,结构清晰,职责划分清晰
  • 在MVP的基础上,MVVM把View和ViewModel也进行了解耦

缺点:

  • View与ViewModel的交互分散,缺少唯一修改源,不易于追踪
  • 复杂的页面需要定义多个MutableLiveData,并且都需要暴露为不可变的LiveData
04

总结与展望

Android系统的内核技术涵盖了从硬件抽象到应用开发的多个层面,每一层都凝聚了工程师们的智慧结晶。从Linux内核的稳定高效,到Dalvik虚拟机的创新设计,再到丰富的系统库和灵活的开发框架,Android系统为移动应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ndroid系统也在持续演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智能的硬件抽象层、更高效的虚拟机以及更先进的应用架构模式。同时,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融合,Android系统将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