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退休教师捐献遗体引发热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0: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退休教师捐献遗体引发热议

近日,一位退休教师在去世后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和遗体,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思。这位教师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临终仍不忘回馈社会,她的无私大爱不仅为医学研究和挽救他人生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此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遗体捐赠重要性的认识和讨论,让更多人意识到这种高尚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和公益意义。

2024年12月5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退休教师蒋泉因病去世,享年63岁。按照他的遗愿,家属联系了椒江区红十字会,于当晚完成眼角膜捐赠,次日完成了自愿遗体捐献交接仪式。未来,蒋泉将作为“大体老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病理、解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此,蒋泉成为椒江第9位遗体捐献者、第15例眼角膜捐献者。

退休前,蒋泉是一名兴趣爱好广泛的初中语文老师,喜好篆刻、书法、旅游、摄影,在钢琴、笛子等乐器上也有涉猎。长期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公益活动,坚持参与无偿献血20余年。工作之余,他喜欢看新闻,在看到亡故后身体组织捐献可以延续生命、救人的报道后,便萌生了捐献眼角膜和身体器官的想法。

2024年4月17日,蒋泉不幸查出了胃癌晚期。了解到癌症病人可以进行遗体捐献及捐献流程后,他毫不犹豫地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上登记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为了捐献遗体,他努力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家人选择理解并尊重他的选择。

虽已在网上完成捐赠登记,但蒋泉还是不放心,通过多方询问是否可以定向捐赠至浙江大学医学院,得到准确的答复后,心里才踏实下来。他曾笑着和医生说,这辈子当语文老师教出了很多大学生,但自己没上过名牌大学,希望人生谢幕后能去一所“厉害”的学校。

“他一直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对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且自豪。”60岁时,蒋泉决定主动延迟退休一年,就是为了完成自己讲台上站满40年的心愿。

11月,蒋泉再次入院,病情急转直下。12月5日16时30分,他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不舍中离开了。家属们尊重他的遗嘱,第一时间联系了椒江区红十字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完成了眼角膜捐赠和遗体捐赠。

“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微光,去照亮黑暗中前行的路,感染身边的一些人,哪怕就只有一点点就足够了。”在蒋泉的影响下,一双儿女还有两个妹妹都在网上登记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行列,”家属们说,“听说在这个世界记得他的人越多,他在那个世界就不会消失,就让更多的人记住他吧。”

蒋泉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湖南,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童阳春也在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角膜。童阳春老师在去世后,无偿捐献了眼角膜和遗体,成为“大体老师”,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育人”。童老生于战乱年代,后考入清华大学学习给水排水工程,毕业后在湖南衡阳农场工作20年,后转入衡阳铁路工程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他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童老为人谦虚和蔼,热心助人,与同事相处和谐。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大家无比敬佩。

在浙江湖州,湖州中学退休教师嵇明敏因病离世后,按照她的遗愿,家属联系了湖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捐献了遗体和角膜。嵇明敏是一名中学教师,教学上勤勤恳恳,对学生关爱有加。她在今年1月9日正式签订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书。近年来,湖州市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登记者逐年增多,截至目前,已有近1.91万人登记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

在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教师方琰教授于2024年12月27日病逝,享年85岁。方琰教授把一生主要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遵照方琰老师生前遗愿,遗体(角膜)无偿捐献给苏州红十字会。

这些退休教师的善举,不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也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的无私回馈。他们的行为,无疑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遗体捐献事业。

目前,我国遗体捐献的政策背景和现状如何?虽然国家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遗体和器官捐献法律法规,但福建省等地已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例如,2005年9月1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福建省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规范当地的遗体和器官捐献工作。此外,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深圳、青岛、宁波等城市也实施了有关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遗体和器官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可决定是否捐献。报名登记捐献并不具有强制性,当事人有权随时撤销或变更登记。遗体捐献无特殊要求,只要没有感染艾滋病或其他严重传染病,在其身后都可捐献。器官捐献要强调时效性,才能确保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遗体捐献后,医科大学会进行消毒处理,用于教学科研,使用后的遗体将由医科大学集中组织火化。对于遗体和器官捐献这种高尚行为,福建省红十字会会颁发荣誉证书,并在纪念园石碑上镌刻捐献者名字,每年清明节前后组织追思悼念活动。

这些退休教师的善举,不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也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的无私回馈。他们的行为,无疑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遗体捐献事业。

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遗体捐献事业,为医学研究和挽救他人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国家能够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遗体和器官捐献法律法规,为这一高尚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