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靶向眼底病新药法瑞西单抗进医保,患者自付降至3000元
双靶向眼底病新药法瑞西单抗进医保,患者自付降至3000元
近日,用于治疗眼底疾病的创新药物法瑞西单抗(商品名:罗视佳)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单支价格从9000元降至3608元,降幅高达59.9%。这对于患有糖尿病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来说是个重大利好消息。医保报销后,患者只需自付3000多元,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创新双靶向机制,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法瑞西单抗是一种全球首个专为眼内注射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生成素2(Ang-2)两个关键致病因子。这种双靶向作用机制不仅能够减少血管渗漏、抑制异常新生血管形成,还能恢复血管稳定性,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临床优势显著,患者获益最大化
临床研究显示,法瑞西单抗在治疗效果和治疗间隔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 快速积液消退: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中,4针即可实现75%积液消退;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中,3针后近80%患者无积液。
- 延长治疗间隔:约80%患者可达到3个月及以上间隔,60%患者可达4个月及以上间隔。
- 安全性高:全球范围内已使用超过400万人次,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其安全性良好。
医保准入,患者经济负担大幅减轻
北京医院眼科首席专家戴虹教授表示:“法瑞西单抗进入医保目录,意味着更多的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一创新药物。”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药学部主任王延东教授进一步解释,进入医保之后,法瑞西单抗基本与其他已经使用多年的抗VEGF药物的价格相当,可极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更多眼底病患者获益。
此外,王延东教授还指出,法瑞西单抗延长了治疗间隔,减少了患者就医次数,使患者在同样的医保报销次数下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治疗,这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眼底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解读:开启眼底病治疗新纪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科主任刘堃教授指出,法瑞西单抗作为新颖的双靶点药物,可以弥补单一靶点治疗的不足,为治疗不应答或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通过全球III期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临床实践发现:法瑞西单抗在改善患者视力、促进解剖学改变(如积液消退)以及延长治疗间隔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部分患者治疗间隔能延长至3-4个月,维持期长久不复发,减少了眼内注射的频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坚定了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的信心。
展望未来:推动眼底病治疗规范化
眼底病作为一类慢性疾病,其影响广泛且深远。这类疾病通常涉及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以及玻璃体等眼底结构的异常或病变,不仅影响患者的视力,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视觉障碍甚至失明。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4000万的眼底病患者,且每年新增患者超300万,但规范治疗率不足10%。
法瑞西单抗纳入医保,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性。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将推动我国眼底病治疗进入一个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时代,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此次法瑞西单抗纳入医保,标志着我国在眼底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重获清晰视野,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