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街:从贫困小山村到“云南第一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大营街:从贫困小山村到“云南第一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云南第一村”——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从一个荒芜贫困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其发展历程堪称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贫困到富裕:大营街的蝶变之路
大营街的转变始于改革开放。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个“五难”村: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村民们世代靠土地吃饭,住的是土坯房和茅草房,喝的是井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营街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最初的滤嘴棒厂、水松纸厂,到后来的家具厂、铝箔纸厂、油墨厂、铜材厂,大营街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5年,大营街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云南省第一个产值过10亿元的村,原云南省乡镇企业局为此授匾“云南第一村”。
从工业到旅游:大营街的转型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营街开始谋求转型升级。依托自身优势,大营街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多个旅游品牌:
汇龙生态园:这是一个集餐饮、度假、休闲、温泉、会展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场所。园内拥有以温泉为主题的水上休闲室内温泉馆,按国际酒店标准建设装修的汇龙温泉文化庄园,以及红塔区首个大型主题游乐园——汇龙欢乐大世界。
映月潭温泉度假区:这里有28个散落在鲜花碧草中的温泉池,包括汉药浴、当归浴、贵妃浴等,为游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幸福小镇:这是大营街最热闹的地方,集纳了咖啡厅、奶茶店、餐饮住宿、大新生鲜超市、公园、美食街和电影院等。地标性的凤凰楼矗立在水池中央,满池荷花盛开,夜晚上演金碧辉煌的灯光秀。
从村庄到景区:大营街的升级之路
大营街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还致力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升旅游体验。街道宽敞笔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横跨道路的“云南第一村”牌坊十分气派,背面刻有“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榜样”字样,彰显着大营街的荣耀。
大营街的米线文化节是其重要节庆活动,持续81天,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历时最长的节日”,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节日期间,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米线,参与迎土主巡游、汉服文化巡游、花灯展演等活动,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从贫困村到示范村:大营街的荣誉之路
如今的大营街,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街道宽敞笔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生活景象。大营街社区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美丽村庄”“云南省级旅游名村”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大营街的发展模式,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