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藏地震后的暖心救援行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1:4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藏地震后的暖心救援行动

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中位于措果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全力开展救援行动,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地震发生后,重庆紧急筹措首批救援物资,包括发电机、帐篷、棉被、棉衣、毛毯、取暖器等,总价值约500万元。在国家民航局的支持下,重庆市积极协调西部航空组织专机运输,9日8时,PN6885西部航空专机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11时许顺利抵达日喀则,将物资送达前方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负责人。重庆市蓝天救援队一梯队共出动12人,携带卫星电话、卫星地面站、生命探测仪等设备,于1月9日乘坐航班从重庆前往西藏进行地震救援行动。

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迅速行动,调派总队全勤指挥部4车14人,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2车12人,拉孜县消防救援大队2车12人,拉萨重型地震救援队15车100人,日喀则轻型地震救援队12车60人,6犬共计35车198人赶赴震中救援。同时,西藏消防救援总队完成启动《跨区域地震救援响应预案》,分别调集昌都、林芝、山南、那曲、阿里5个市地支队,5支轻型地震搜救队,共计337名救援人员、75辆车、4条搜救犬、7030件套装备完成集结。

目前,灾区共设置224个安置点,4.75万名受灾群众已完成初步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灾区已搭建帐篷12730顶,共紧急调运棉帐篷、折叠床、毛毯、取暖器、食品、药品等物资共61.2万余件(个)。医疗卫生方面,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收治伤员337名,经救治后出院246名,医疗救治工作正逐步从应急救治转向规范治疗。同步开展安置点防疫消杀、设立医疗服务点等。在基础设施方面,地震灾区电力、通讯、交通等已基本恢复。

在通往长所乡古荣村的路上,各路救援力量正在陆陆续续赶到。先抵达的救援者们全力展开搜救、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抢修受灾基础设施……夜已深,救援人员仍在村里村外穿梭,救灾车辆依然川流不息,村头临时供餐点还是热气腾腾……

在措果乡雪珠村一处空地上,我们看到一顶帐篷,里面的炉子上煮着开水,炉火跳动,微光闪烁,整个帐篷暖烘烘的。女主人掀开铝盆的盖子,水蒸气弥漫,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方便面。见到我们进来,女主人洗干净一个刚刚吃完的方便面盒子,往里面倒满开水,递给我们说:“孩子,喝碗热水吧,估计你们一天都没喝到热水了吧!”那一刻,一股暖意涌上我的心头。即使是在遭遇了灾难后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老百姓仍旧如此淳朴,时刻考虑着他人的需要,善良的本质刻在了他们的骨髓里。

在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塘仁村地震灾后安置点,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向孩子们赠送玩偶熊,并给他们表演节目。在塘仁村安置点,消防救援人员和小朋友互动。在定日县古荣村集中安置点,解放军为受灾群众做饭。

当前第一轮全范围搜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还会深入细致地开展大规模的搜救,坚持不漏一村一人,全覆盖无盲区,最大限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及社会各界支援下,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灾区共设置224个安置点,安置人员4.75万人;搭建帐篷12730个,安装加热设施12043个;紧急调运援藏毛毯、取暖器、食品、药品等物品共61.2万件。医疗卫生方面,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收治伤员337名,经救治后出院246名,医疗救治工作正逐步从应急救治转向规范治疗。同步开展安置点防疫消杀、设立医疗服务点等。在基础设施方面,地震灾区电力、通讯、交通等已基本恢复。

针对地震灾区高原缺氧、低温严寒的特殊情况,下一步御寒保暖问题将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点,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深刻认识到灾区地处高海拔区域的特殊情况,把受灾群众御寒保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提升受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生活水平,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在做好御寒保暖工作的同时,还将做好受灾群众抚恤、心理援助等善后工作,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给予重点关注和特殊照顾。同时,西藏还将全面排查受损房屋及地质灾害隐患,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和安全巡查,避免发生次生伤亡;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灾情调查、灾害核查、综合评估,进一步统计灾害损失。除此之外,在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阶段,相关部门还将持续加大人员统筹、物资调配,跟进做好新增安置点接电工作,加强电力设施运行维护,确保受灾群众可靠用电、温暖过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