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布局百个区域养老中心,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3: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布局百个区域养老中心,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

11月27日,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地区举办了“燕山养老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养老产业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养老服务生态圈”这一概念展开了热烈讨论,探讨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北京在养老政策方面的最新动向,也为未来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王小娥在致辞中表示,银发经济将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健康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期待本届燕山养老论坛能够开启老龄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北京市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建立了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今年,北京市将布局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特别是“老老人”提供家门口的普惠养老服务。

北京为何要建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这要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说起。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告诉记者,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494.8万老年人中,99%以上选择居家养老,不足1%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在85.5万“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中,有81.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占比95.3%。可以看出,居家养老更符合老年人的意愿,也是北京市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方向。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总体上具备两类六项功能:即集中养老、养老助餐、老年学堂、康养娱乐、心理服务等基础服务功能,以及志愿服务、疾病筛查、公益宣传等拓展服务功能。北京通过建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论坛专家报告环节,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成运以“建设高品质康养城市,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指出建设高品质康养城市是满足中度老龄化社会康养需求、吸引年轻人才、做大做强康养产业的必然要求,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康养城市、带动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案例。

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围绕“构建高效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介绍了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路径选择。

对话环节以“创新引领,共筑银发经济未来”主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室副主任郑志刚、中华志愿者协会一众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王虎、华为中国区全屋智能康养产业负责人于涛、百度智能云政务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王涛、首都健康老龄化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秘书长景丽伟,北京安馨康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安馨研究院联席院长王海蓝围绕中国旅居康养的发展趋势、志愿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智慧化与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分享了各自观点,展示了银发经济领域的前沿探索和实践经验。

房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暴剑在致辞中强调,银发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争取更多的优质养老产业项目落地房山、落地燕山,房山区委、区政府将积极与各界朋友一同为银发经济注入发展活力。

燕山工委副书记、地区办事处主任陈永山在致辞中表示,燕山地区多年来坚持“一城两业+”发展方向,开创智慧养老“燕山模式”。未来,燕山地区将持续发展银发经济,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可感、可及、可享的养老服务。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多年来持续关注银发经济发展,在推动国内外养老领域的交流合作、整合产业需求、推动养老用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协会将继续发挥资源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助力中国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活动期间,一系列项目在燕山地区落地。首都老龄化健康创新研究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房山支行与燕山办事处签订了关于老龄健康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燕山养老服务人才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了本地企业与外省市民政部门关于智慧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