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水北调新动向:两大工程齐头并进,农田灌溉迎来新机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6: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水北调新动向:两大工程齐头并进,农田灌溉迎来新机遇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首台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在湖北保康县始发掘进,标志着这一重大水利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江汉先锋号”是目前国内引水隧洞项目中使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开挖直径达12.23米,整机长度约160米,重约2800吨。这台巨无霸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如综合地质预报系统、刀具磨损监测系统等,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搭载的同步推拼技术可实现隧洞掘进和管片拼装同步进行,施工效率较传统钻爆法提升20%-40%。

引江补汉工程全长194.7公里,计划投入10台直径12米级TBM施工,预计2029年底实现贯通。目前,已有4台TBM完成下线验收,剩余6台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验收。这一工程不仅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重大项目,更是我国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工程超大直径TBM掘进的重大实践。

在黄河中游,另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也于近期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该工程位于黄河中游北干流河段,左岸为山西省吉县,右岸为陕西省宜川县,下距小浪底水库约450公里。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控制着黄河流域65%的面积、73%的水量和60%的沙量,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的关键节点。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红层地基上设计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大坝设置低位排沙底孔、中位泄洪中孔、高位溢流表孔,形成“上、中、下”“左、中、右”的总体布置格局。这种设计既能满足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等开发任务要求,又能兼顾坝下生态流量和湿地补水需求。

工程建成后,将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联合调度,进一步增强黄河水沙调控和水资源调蓄能力,控制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和悬河发展,提升黄河中下游水资源保障水平。同时,通过置换汾河、北洛河等支流灌溉用水,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改善支流生态状况,为黄河下游湿地保护区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提供水资源支撑。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和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最新进展,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国家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度重视。这些重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引江补汉工程为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配能力,为沿线农田灌溉提供更加稳定的水源保障。而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则通过优化水沙调控体系,确保黄河下游河床长期不抬高,为沿岸农田灌溉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这些工程的实施还将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例如,古贤水库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实施联合调度后,能够将龙门、利津等地区河流断面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由近二十年的87%、88%提高到100%,切实保障黄河不断流。同时,通过在枯水期加大下泄流量,改善中游河段水生态质量,为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和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提供水资源支撑。

南水北调工程自通水以来,已为受水区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而随着引江补汉工程和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推进,这一效益将进一步放大。可以预见,未来汉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田灌溉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这些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水利科技方面的进步,更彰显了国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坚定决心。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既能高效利用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能保障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