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肌酸酐水平异常怎么办?6大方案改善肾功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9: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肌酸酐水平异常怎么办?6大方案改善肾功能

肌酸酐水平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多数肾脏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若未能及时诊断、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衰退、恶化,最终可能需要依赖透析治疗求生。根据台湾肾脏医学会《2021肾病年报》指出,国人每8位(成人)就有1位可能患有肾脏病,患病率接近12%,超过9万名洗肾人口位居全球第一。如何掌握肾功能状况?唯有依靠定期健检,而血液中肌酸酐 (Creatinine) 水平是肾功能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肌酸酐 (Creatinine) 是人体肌肉中肌酸代谢产生的正常分解废物,经由肾丝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所以如果肌酸酐滞留血液中、检测值过高,表示肾丝球过滤率(GFR)有问题。

肌酸酐正常值一览表:肌酸酐过高、过低会怎样?

血液中肌酸酐数值愈高,肾功能不良、肾脏病变的程度愈严重,由于肌酸酐生成和肌肉量成正比,所以男女略有不同,也受饮食 (如爱吃肉) 及生活习惯 (如爱运动健身或职业运动员) 的影响,临床上肌酸酐评估数值可参考下表:

肌酸酐 (Creatinine) 过高可能代表有肾丝球肾炎、肾脏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肾功能问题,患者或许会有恶心(甚至想吐)、疲倦、肌肉痉挛等肌酸酐过高症状,但初期大多不自觉或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另外,脱水、药物、摄取过多蛋白质、罹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肌酸酐数值。而肌酸酐偏低一般不会有肾脏问题,但要注意是否有肌肉损伤、流失、肌少症、营养失衡等状况。

破解肌酸酐过高的原因

当检验出现肌酸酐 (Creatinine) 过高,可能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肌酸酐过高原因1:慢性肾脏病患者感冒、发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感冒或者急性发病,导致少尿甚至无尿,引发急性肾衰竭;或误服药物损伤肾脏,影响肾功能时。

肌酸酐过高原因2:体内感染发炎

如肾脏发炎、肺炎或肠道、尿路等其他部位感染时,尤其是肾功能不健全者。

肌酸酐过高原因3:血压控制不良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增加肾丝球压力,导致硬化、肾小管血循减少,长期逐渐出现蛋白尿,引发肾功能下降、肾衰竭的恶性循环。

肌酸酐过高原因4: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变

糖尿病患者尿中出现极少量蛋白尿,表示已有糖尿病肾病变迹象,当血液中肌酸酐上升时,肾功能往往只剩一半甚至更低。

肌酸酐过高原因5:体内缺水

因为发烧或其他原因大量出汗、饮水量不足导致体内缺水,血液浓度增加,肾脏血流量减少,也会造成肌酸酐升高。

同时,影响肌酸酐指数的因素很多,例如太疲累、常熬夜、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爱吃肉(蛋白质过量)、口味重咸重甜等饮食偏好;年龄(老年人可能肌肉流失),以及药物、疾病等,甚至傍晚抽血检验的数值通常也会比白天高。所以肌酸酐过高可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当作早期肾脏病筛检的依据,以免错失治疗时机。

肌酸酐过高怎么办?6招稳定肌酸酐指数

要改善肌酸酐 (Creatinine) 指数过高,尤其是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更要保护肾脏、避免进一步受损,恶化至洗肾后果,务必要建立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1. 低蛋白饮食 限制蛋白质及降低钠、磷、钾、普林,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重点,建议选择高生理价值蛋白质(如鱼、肉、黄豆制品、蛋、奶类)。

  2. 充足热量摄取 低蛋白饮食常导致患者难以达到每日应摄取1,500~2,000大卡的目标,应注意摄取足够热量,才能维持人体正常运作,避免营养不良。

  3. 避免加工食品 食物中的磷90%要靠肾脏代谢,肾脏病患常因代谢不良导致高血磷,诱发心血管疾病。一般食品添加剂含磷量太高,例如加工肉品含磷量就比新鲜肉品高1.67倍,其他如起司、豆皮、肉松等含磷量都太高,肾脏病人不建议食用。

  4. 谨慎用药 药物需经肾脏过滤代谢,未经医师指示用药,当肾功能不佳时,药物代谢不完全,容易堆积,造成肾脏损伤,甚至引发尿毒症。

  5. 喝够水、不憋尿 摄取足够水分(每天30-40ml/公斤,换算体重50公斤的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ml)有助排出体内废物;不憋尿避免尿液在膀胱储存太久,以免细菌繁殖由输尿管向上感染、造成肾结石。

  6. 积极控制慢性病及适度运动 慢性病患(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应积极控制病情,同时适度运动,减少久坐、熬夜。

肌酸酐过高饮食如何安排?详解顾肾营养饮食策略

前面提到饮食控制是改善肌酸酐过高,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的重点,但要同时兼顾足够的热量及控制蛋白质摄取量并不容易,有些病人担心吃出问题,干脆「少吃少错」,反而导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甚至贫血、抵抗力变差。临床发现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为摄取的热量和蛋白质不足,身体不得不消耗体内原本的肌肉,不只流失肌肉,也一样会产生含氮废物增加肾脏负担。

正确的策略是摄取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或者选择高浓缩热量、具合适蛋白质的营养品,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顾好体力,降低生活中「该怎么吃」的莫名压力。若需要选择营养补充品,要注意挑选符合卫福部核准的特殊营养食品才有保障,以免反而让肾脏状况愈吃愈糟。其他选择重点包括:

  • 浓缩高热量、减少水分摄取。
  • 适量低蛋白、高生理价蛋白质,帮助维持慢性肾脏病患的体力。
  • 低磷、低钠、低钾液体营养品。
  • 低GI、添加铬,有助稳定血糖,适合需要低GI饮食管理的人,例如糖尿病肾病变患者。
  • 优质脂肪提供足够的热量,额外补充omega-3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添加果寡糖FOS有助肠道顺畅,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肠道菌相失衡、便秘问题。
  • 补充叶酸,帮助红血球生成,改善贫血。

守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恶化,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注意身体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建立正确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必要时搭配针对患者兼顾低蛋白及热量需求设计的特殊营养补充品,以更轻松的方式达到改善肌酸酐指数过高、做好健康管理,不让肾功能直直落的目标。

本文原文来自TVBS健康频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