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党看过来!小心心脏“狂飙”
熬夜党看过来!小心心脏“狂飙”
2024年10月28日深夜,北京丰台区槐树岭的一位大学生因肢体麻木、心慌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他的血压高达168/128mmHg,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连续三天的熬夜——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这个案例再次敲响了熬夜对心脏健康危害的警钟。
心跳加快,寿命缩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密切相关。在安静状态下,普通健康人群的心率约为每分钟60次。随着心率的增加,在每分钟60-70次的范围内,心率每增加一次,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4个月左右。更具体地说:
- 心率在70-80次/分钟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平均缩短3年。
- 心率在80-90次/分钟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平均缩短5年。
- 心率在90-100次/分钟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平均缩短8年。
- 心率超过100次/分钟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缩短13年。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心跳快慢与寿命的关系,还进一步证实了心跳加快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2021年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与静息心率在60-69次/分钟的人相比,静息心率≥80次/分钟的人痴呆发生风险增加55%。
熬夜是如何让心脏“狂飙”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吕永楠通过一个28岁年轻人的案例,揭示了熬夜导致心跳加快的具体机制。这位患者长期加班熬夜写材料,某天下午突然出现心跳加速和胸痛的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医生排除了心脏问题,认为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年轻人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与生活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熬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这种状况。虽然症状发作时会感到不适,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
如何避免心脏“狂飙”?
调整作息时间:尽量保证每天6-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成为常态。如果预知需要熬夜,可以提前增加睡眠时间,熬夜后也要及时补充睡眠。
改善生活习惯:
- 减少咖啡和茶的摄入,避免过度刺激心脏。
- 保持情绪稳定,学会合理释放压力。
- 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快走半小时到一小时,有助于降低静息心率。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导致的心跳加快。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避免过度刺激心脏。
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心率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熬夜不仅会影响心脏健康,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正如一位医生所说:“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身体却是自己的。”为了心脏的健康,从今天起,让我们告别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心脏一个健康的承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