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消失百年的中国奶酪菜式,终于复刻成功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8: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消失百年的中国奶酪菜式,终于复刻成功了!

奶酪,这种源自西方的乳制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许多人的餐桌常客。然而,你是否想过,奶酪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其实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朝?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到南宋的《事林广记》,再到明代的《宋氏养生部》,多部古籍中都记载了奶酪等乳制品的食用历史。然而,由于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畜牧用地转种经济作物,乳源大幅缩减,奶酪等乳制品逐渐从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消失。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奶酪再次回到中国人的餐桌,并以创新的方式融入中式菜肴中。台湾意式奶酪坊“慢慢弄”的创办人陈淑惠(Isabella)与美国历史学者董慕达(Miranda Brown)合作,从历代古籍中挑选食谱,成功复刻了8道失传百年的中国奶酪菜式。

01

奶酪的复刻之旅

在台北大三元酒楼,一场别开生面的奶酪宴正在上演。这场盛宴以“慢慢弄”自制的奶酪盘开场,展示了多种传统奶酪制品:

  • 乳扇:仿制云南传统做法,用Mozzarella拉整成片再烘干,质地如干燥的腐皮,富有韧性,含在口中溢出丰富的乳香和油香。
  • 乳饼:类似于豆腐制法,将分离出来的酪蛋白压实沥水成型,溢着淡淡奶香,口感根据含水量与烹饪法,游走在豆干与豆腐之间。
  • 鲜乳饼(Ricotta):做乳饼剩余的乳清再次加热制成,口感细腻。
  • 鲜酪(Crème Fraîche):以鲜奶油发酵提炼,口感比酸奶油更为细致。
02

复刻菜品: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1. 豆腐皮卷:出自明代《宋氏养生部》,以腐皮包裹姜丝、笋丝、肉丝、莴苣丝、胡桃碎以及乳线,轻炸后刷上甜酱油,表里脆口,咸香中带有丝丝乳香。

  2. 炸蟹角:以慢慢弄制作的鲜酪取代传统奶油奶酪,口味更显清爽细腻,加热后呈现蟹肉白酱的质地。

  3. 荷莲兜子:以绿豆粉皮包裹羊肉馅和乳饼,淋上芝麻酱,奶香让厚实的芝麻味轻盈起来,温顺了羊肉的腥膻。

  4. 雪盌:乳饼覆盖在当季蔬菜上,微炙后的乳饼滋味淡雅,如绵豆腐般在口中化开。

  5. 午仔鱼蒸乳饼:乳饼吸收了午鱼、火腿以及菇汁的鲜美,风味有时更胜鱼肉本身。

  6. 素馅包子:以面筋与乳饼取代传统肉馅,搭配花菇、蘑菇、胡桃、干柿、栗子、熟山药等,口感清爽不腻。

  7. 乳饼馄饨:以菠菜与乳饼混合成内馅,搭配辣油与坚果油,最后淋上高汤。

  8. 宫廷奶酪:以酒酿汁与牛奶混匀后蒸煮,冰镇后的口感近似姜汁撞奶,搭配薄切葡萄片,酸甜与奶香完美结合。

03

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碰撞

在复刻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挑战。例如,古代使用的水牛与黄牛奶在台湾无法取得,从乳源上就难以做到完全重现。此外,中西方的凝乳工艺也有所不同:西方常用凝乳酵素或凝乳酶,而中国传统上则使用植物提炼的酸水作为凝乳媒介。

面对这些挑战,团队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也进行了适度的创新。例如,在制作宫廷奶酪时,团队尝试了多次蒸煮,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在制作甜点时,加入了红肉李果酱、奶油奶酪与玫瑰盐,让口感更浓郁,酸度与奶香更有层次。

这场奶酪复刻宴不仅是一次对古代饮食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创新融合。它让我们看到,奶酪这种古老的食材,仍然可以在现代餐桌上焕发新生,与中餐或台式家常菜相辅相成,拓展其风味的疆界,找到在我们日常饮食里安身的可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