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感冒后耳朵堵塞?当心这种常见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2: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感冒后耳朵堵塞?当心这种常见病!

感冒后出现耳朵堵塞的情况,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在作怪。这种疾病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01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rous Otitis Media,SOM),也称为耳朵积液或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是指中耳腔内出现非感染性液体(通常是粘液性或清澈液体),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部不适。

02

病因

  1.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后,咽鼓管(连接咽喉和中耳的管道)可能肿胀或堵塞,导致中耳内液体积聚。

  2. 咽鼓管功能不全:咽鼓管的正常功能是调节中耳内的气压和排出分泌物。如果咽鼓管功能不良,液体可能无法顺利排出。

  3. 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黏膜肿胀,进一步影响咽鼓管的通畅性。

  4. 环境因素:吸烟(尤其是二手烟)、空气污染、干燥的气候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生中耳炎的风险。

  5. 解剖因素:一些人可能天生有较短或较水平的咽鼓管,这使得液体更容易积聚在中耳中。

03

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 听力下降:患者可能会感到听别人说话听不清,但自己说话声音却很大。有时听力会随头部位置变化而波动。

  • 耳痛:急性起病时可有耳痛,疼痛程度不一。儿童可能因耳痛剧烈而夜间哭闹。

  • 耳内闭塞感:耳部闷胀以及耳部堵塞感是常见症状,按压耳屏后症状可暂时减轻。

  • 耳鸣:可能出现间歇性耳鸣,声音呈“噼啪”声、“轰轰”声或“嗡嗡”声。

04

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诊断分泌性中耳炎:

  1. 病史询问:了解近期是否有感冒、流感、过敏等症状。

  2. 耳部检查:使用耳镜检查鼓膜,观察鼓膜的外观变化。

  3. 听力测试:通过听力测量评估听力损失程度。

  4.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耳部超声或CT扫描,评估中耳液体积聚情况。

05

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案包括:

  1. 观察等待:对于轻微病例,医生可能建议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许多病例会在几周内自行好转。

  2. 药物治疗

  • 抗生素:急性期可短期使用。
  •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以减少积液渗出。
  • 鼻喷剂:如呋麻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喷鼻剂等,用于缓解鼻塞。
  • 黏液稀化剂:如桃金娘油,有助于稀化黏液,促进排出。
  1. 咽鼓管吹张:通过咽鼓管吹张促进中耳腔内积液引流。

  2. 手术治疗

  • 鼓膜穿刺术:适用于成人,通过鼓膜穿刺抽出积液。
  • 鼓膜切开术或置管术: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积液持续不吸收的患者。
  • 腺样体切除术:对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切除腺样体有助于改善症状。
06

真实案例

一位家长分享了他们孩子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经历:

“我们家孩子2岁多时查出腺样体肥大70%,期间一直保守治疗。2个月前突然说耳朵疼,去医院检查发现双耳急性中耳炎,经过治疗后转为分泌性中耳炎。我们尝试了各种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吹气球等,但效果不佳。最终,在多位医生的建议下,决定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咽鼓管扩张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后恢复良好。”

07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

  2. 避免二手烟:保护呼吸道健康,尽量避免在儿童附近吸烟。

  3. 及时治疗过敏:处理过敏性疾病,有助于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去耳鼻喉科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反复发作的儿童。

  5. 增强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感冒后如果出现耳朵堵塞、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中耳炎。通过及时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护听力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