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竟伤“心”!小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碎片化睡眠竟伤“心”!小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最近总感觉心脏不舒服,是不是最近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的?”
“是的,睡眠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表明,睡眠质量不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碎片化睡眠: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碎片化睡眠,即夜间频繁醒来、睡眠连续性中断,正悄然成为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的研究显示,睡眠δ波中断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相关。具体来说,在两个大型队列研究中,低δ波活动与冠心病风险增加46%-79%、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60%-4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4%-66%有关。
为什么碎片化睡眠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睡眠时,我们的心脏也进入休息状态,血压和心率会随睡眠周期变化。如果睡眠质量不佳,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紊乱,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睡眠碎片化会导致机体缺乏连续、稳定的睡眠,从而引起多种健康问题。短时间的睡眠碎片化可能会引起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长期的、慢性的睡眠中断则可能会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的功能障碍。
碎片化睡眠的具体危害
血压升高:睡眠碎片化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研究显示,低δ波活动与中年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有关。
代谢紊乱:长期具有碎片化睡眠葡萄糖代谢能力受损,碎片化睡眠还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异常有关,增加了患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心血管负担加重:反复醒来加重身体负担,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或高血压。
免疫系统削弱:降低抵抗力,增加感染和肿瘤风险。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守护心脏健康?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研究发现,晚上10:00-10:59是最佳入睡时间,这个时间段入睡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优化睡眠环境:打造适合睡眠的卧室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室温在20℃左右,使用遮光窗帘。过多的光线照射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质量。
合理安排晚餐:避免太晚吃饭,否则血糖升高可能让人难以入睡。如果睡前感到饥饿,可以喝一杯热牛奶。
适度运动:每天坚持适度运动,但避免在睡前运动。运动应在睡觉前三个小时进行,否则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睡前放松:睡前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泡热水澡或阅读,而不是打游戏或刷手机。过度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保持规律作息:即使在周末也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因为周末而打乱生物钟。生物钟紊乱会导致失眠,且难以治疗。
尝试冥想:如果难以入睡,可以尝试冥想。抛掉杂乱无章的想法,想象自己在沙滩上沐浴阳光或在高峰欣赏美景,甚至可以尝试数羊。
如果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长期的睡眠问题可能需要专业的治疗和干预。
结语
碎片化睡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以及合理补充乙酸盐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缓解碎片化睡眠带来的健康风险。然而,对于长期受到睡眠碎片化困扰的人们,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仍然是最可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