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北京医保新增5种跨省直接结算慢特病
12月1日起,北京医保新增5种跨省直接结算慢特病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最新政策,进一步优化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从12月1日起,全国医保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至此,可跨省医保直接结算相关治疗费用的门诊慢特病增至10种。
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为异地就医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那么,作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如何才能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指南。
如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异地就医的第一步是备案。北京市参保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其中最便捷的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操作。
微信小程序备案操作步骤:
- 在微信内搜索小程序“国家异地就医备案”,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在小程序首页,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
系统会申请获取您的手机号用于发送备案信息,请点击要登录的手机号码。
进入实人认证页面,确认您的身份信息并点击“开始认证”按钮。采集人脸信息后,系统提示认证成功,点击“下一步”按钮。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参保险种”和“备案类型”,点击“开始备案”按钮。以下以“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为例。
阅读备案告知书后,选中“本人已仔细阅读备案告知书”后,点击“我已阅读,开始备案”按钮。
填写备案信息和联系电话,点击“提交备案”按钮。
查看个人承诺书并完成签名。
阅读“参保地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告知书”后,点击“开始签名”按钮。签名完成后,点击“保存并提交”按钮。
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如需修改签名,可点击“点击重新签名”按钮。
备案信息提交后,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的“备案记录”按钮,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状态。
异地就医报销遵循什么原则?
异地就医报销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的原则。具体来说:
就医地目录:异地就医执行就医地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也就是说,异地就医哪些能报销,哪些不能报销,都是以就医地医保目录为标准。
参保地待遇:起付标准、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执行参保地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异地就医能报多少钱、起付线多少、报销比例多少、最高报销额度为多少,都按照参保地标准来执行。
案例说明:
假设一位北京参保人员在天津就医,他使用的药品和诊疗项目是否能报销,要看天津的医保目录;而报销的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则按照北京的医保政策执行。
如何进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完成备案后,参保人员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需要主动表明参保身份,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在结算时,医疗机构会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的原则进行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急诊留观费用暂不能实现异地直接结算。如果产生了此类费用,参保人员可将异地就医票据及相关报销材料交给本人所属单位(社保所),由单位(社保所)向所属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
如何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如果需要取消异地就医备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线上办理: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自助办理取消备案。也可以通过PC端登录“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办理,自助办理取消备案。网址:https://fw.ybj.beijing.gov.cn/hallEnter/#/Index
线下办理:可在参保区经办机构窗口以登记本人信息、签署个人承诺书的方式进行办理。
忘记取消备案会影响医保使用吗?
不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不影响参保人员在本地定点医药机构的就诊、购药。即原选定的本市个人定点医院保持不变,可在本市和就医地双向享受医保就医待遇。同时,本市所有定点中医医院、定点专科医院、定点A类医院、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参保人员共同的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可按规定就医。
小贴士:
及时办理备案:异地就医前一定要先完成备案,否则可能无法享受直接结算服务。
了解就医地医保目录:由于报销范围依据就医地目录,建议提前了解就医地的医保目录,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保存好就医票据:即使可以直接结算,也建议保留好就医票据,以备不时之需。
关注政策更新:医保政策会定期调整,建议关注国家医保局和北京市医保局的最新通知。
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不断完善,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将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北京市医保局也将持续优化相关流程,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贴心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