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上线,农民朋友快来看!
地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上线,农民朋友快来看!
地瓜,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影响地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系列地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应运而生,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主要病害防治新技术
黑斑病防治
黑斑病是地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最新研究表明,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治黑斑病: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预防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药剂处理:在种植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液浸种5分钟,可有效预防黑斑病的发生。
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可与水稻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根腐病防治
根腐病又称烂根病,是地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防治根腐病的新技术主要包括:
选用无病种薯:整薯播种,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种薯播种的办法,提高出苗率,减轻发病率。
切刀消毒: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传染,切薯时要准备两把切刀,一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薯块的基础上先削去尾部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切种,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0.1~0.2%升汞液、5%石碳酸、0.1%高锰酸钾、0.5%食盐水、75%酒精。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 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主要虫害防治新技术
地下害虫防治
地下害虫是影响地瓜产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最新的防治技术包括:
农业防治: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避免使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因为它们会散发出地下害虫喜欢的气味,有利于害虫繁衍后代。
物理防治:使用草木灰溶液对红薯进行灌根,草木灰溶液呈碱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害虫侵害薯块。冬季深翻土壤,将泥土深层的越冬代害虫、病菌及杂草种子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
化学防治: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有苦参碱水剂、乐斯本、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在红薯膨大期时,可以结合浇水对红薯根部施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比如寄生蜂。
叶甲类害虫防治
叶甲类害虫是地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叶片。最新的防治技术包括:
药剂防治:采用5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加3%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也可以使用针对性药剂配合新高脂膜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刻以下午45时进行为宜。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2次即可。
物理及人工防治:人工捕杀,如初见幼虫卷叶危害时,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比如寄生蜂。
综合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深耕整地,清除田间杂草;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等;使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水剂等。
化学防治:科学使用农药,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避免残留超标。
物理防治:使用诱虫器、诱虫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使用草木灰溶液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绿色防控:结合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地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地瓜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朋友们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这些新技术,为地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