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导演俞白眉:AI将成电影人“创意伙伴”,而非替代者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16: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导演俞白眉:AI将成电影人“创意伙伴”,而非替代者

在2024知乎科学盛典上,著名导演、编剧俞白眉发表了一篇题为《AI也许真的可以成为电影大师》的演讲,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思。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俞白眉以幽默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制作及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

01

从“科学逃兵”到AI电影的探索者

俞白眉以自己从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到电影导演的跨界经历,分享了他对AI技术发展的独特见解。他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深蓝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时,我的老师告诉我AI不可能在围棋上战胜人类。但后来阿尔法狗的出现,让我这个前计算机工作者、现在的文艺工作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正是这种跨界背景,让俞白眉对AI在电影创作中的潜力持开放态度。他认为,电影创作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充满神秘性和不可预测性,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公式。“电影剧本的专业书籍上讲,人类的原始故事模型只有几十种。如果你有很多谈恋爱的高手帮你训练AI,AI也能谈恋爱。”俞白眉以自己执导的《中国乒乓》中的螺旋式上升背景音乐,以及希区柯克的经典悬疑镜头为例,指出这些电影元素未来都可能成为AI的“拿手好戏”。

02

AI电影的实践探索:《百鬼勿扰》

今年9月,俞白眉联合其他8位导演共同参与了“可灵AI”电影共创计划,创作了AI生成的短片《百鬼勿扰》。这部短片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钟馗形象为切入点,通过AI技术重新诠释了这位“驱鬼逐邪之神”。

“我一直很喜欢钟馗这个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物,他诙谐幽默,有豪侠之气,中国人都很熟悉。但到目前为止,好像影视剧里还没有关于他的特别好的表现。”俞白眉在解说视频里说道。

在《百鬼勿扰》中,AI生成的钟馗形象栩栩如生:一袭红袍,手持利剑阔步于浓雾弥漫的月夜山林。面对各种妖怪,他从容应对,身法刚劲而不失优雅。更有趣的是,短片将传统故事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现代卧室里一男生酣睡中,其手机屏幕显示,勿扰模式下很多信息和通知被拦截。原来钟馗林中激战是梦境,钟馗俨然信息时代的“守护神”。接着,画面浮现出“休假期间 百鬼勿扰”的字句,诙谐道出守护个人时光之意。

03

AI电影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AI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俞白眉也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局限性。他强调:“AI成为电影大师的那一天始终会到来,但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目前的AI生成内容在情感表达和创意深度上仍显不足,需要人类创作者的引导和补充。”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AI在电影制作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创意伙伴”,而非“人类创造力的替代者”。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指出,AI虽然能高效处理现有素材,但无法创造出真正原创的作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表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AI无法替代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AI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可以被轻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在剧本创作、场景设计、特效制作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已经显而易见。张艺谋在拍摄《三体》时专门成立了AI小组,博纳影业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也全面运用AI技术,力求达到院线电影的品质标准。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预测,未来的电影制作将转向“轻量化”模式:“一个小团队,甚至一个人,在AI的加持下便可以展现出极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俞白眉在短片创作中强调:“迟早AI会全面拥抱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都会变成AI的好朋友。其意义在于未来不是只有导演能够拍电影,每一个人都可以拍。”这种观点反映了AI时代电影创作的民主化趋势,也为电影艺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正如俞白眉在演讲中所说:“我们都在这艘冒险的船上,眼睛睁大,准备迎接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技术变革。”AI电影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孕育着无限的创新与可能。在AI与人类创作者的协同努力下,电影艺术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