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县城旅游火爆:酒店预订增68%,景区门票增151%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7: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县城旅游火爆:酒店预订增68%,景区门票增151%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当今旅游市场的版图中,“小县城跑赢大都市”的新趋势正逐渐显现。这个暑期,又一批县城景点成为新晋网红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小城旅游。

县城游凭何火爆?

据统计,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同比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携程平台上新增县域景区近千家,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都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


位于都江堰市山林中的民宿

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表示,从需求侧看,消费者避免人从众的心态更为明显,从一二线中心城市向三四线甚至县城走,日后将愈发普遍。从供给侧看,高铁交通基建的完善,提高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与中心城市的直达性。同时,下沉市场的旅游供给也在不断完善。相比一二线城市假期高企的住宿、餐饮费用,下沉市场也更有性价比。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间夜均价仅为一二线热门城市均价的一半。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成都周边的县域如崇州、都江堰、大邑等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日益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纷纷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

成都“宝藏小城”人气旺

“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成都大邑县“假日热度”近期持续升温,古镇游、雪山游等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游客青睐。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成都大邑县接待游客9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253.9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08%、5.88%。

日前发布的《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如今,玩法正逐渐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旅游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县域里的非遗、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大家竞相打卡的“国潮”。


在大邑,游客们身着旗袍畅游古镇

成都周边小城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的日渐成熟,也为出行者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在近期发布的“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彭州市,就从场景营造、企业创新、生态塑造等多方面加大新消费供给,最终呈现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文化科技交相辉映的新消费发展态势。


游客们在彭州宝山村拍照打卡

打开经济发展新窗口

“县域文旅热”的兴起,不仅是我国文旅产业的一场变革,还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指出,旅游是地方营商环境、治理水平、服务能力和社会素养的试金石,它对地方品质的提升、地方形象的改善、地方治理的倒逼,都有自己独到的作用。


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外山大观镇桃源村,游客在野外民宿享受假期

随着旅游业态的多元化发展,研学游、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等新型旅游模式在成都周边县域逐渐兴起,为游客丰富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为小城的蜕变带来了机遇。在县域旅游的热度下,都江堰市不断推进文化旅游场景化、产品化,先后培育了融创文旅城等项目,打造“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14处,创建“新旅游·潮成都”目的地29家、周末精品旅游场景(点位)40个。如今,蓝染与竹编走向街头,文创小店搬入古街,工业遗产建筑化身时尚空间……文旅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舞台,也为当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旅游消费下沉在中国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小城应该如何去适应市场新变化?展望未来,县域旅游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创新性。一方面,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确保旅游的生态友好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深度,让“小城之光”亮得更久、照得更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