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核心肌群锻炼法,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6种核心肌群锻炼法,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困扰现代人健康的常见病,但通过科学锻炼核心肌群,可以有效预防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指出,核心肌群包括腹肌群、腰背肌群和盆底肌群,这些肌肉共同作用于身体的稳定性,尤其是脊柱的健康。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的强健能够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心肌群与腰椎健康的关系
核心肌群始终处于动态和静态不断交替的过程,这种交替是维持脊柱稳定的关键。我们完成的每个动作都需要核心肌群的参与,如果核心肌群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收缩功能,那么脊柱周围肌肉就会代偿性收缩,长期的肌肉不规则收缩会导致肌肉损伤,引起肌肉所附着处脊柱关节的长期不平衡,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最终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有效方法是增强支撑脊柱的核心肌肉力量。
合理负荷和适当强度的核心肌群锻炼具有诸多益处。首先,核心肌群锻炼后能有效缓解腰椎椎间盘内髓核的压力,同时使腰椎后间隙增宽,后纵韧带张力增高;其次,能够防止周边肌肉粘连,加强腰椎周围组织及肌腱韧带的强度,促进血液循环,构建天然有效的肌肉护腰,改善腰肌劳损,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此外,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还能直接影响骨形成和重建,增加骨密度,从而有效预防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有效锻炼核心肌群?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背肌和腹肌都有一定程度的萎缩,需要加强锻炼,恢复肌肉的正常张力。有效的核心肌群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非常重要,以下方法可以有效锻炼核心肌群。
仰卧位直腿抬高
锻炼肌肉:髂腰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锻炼方法:平躺,一条腿抬高到60度以上后放下,另一条腿同样动作,双腿交替进行。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16次,腿放下时,膝关节不能屈曲。
卧位双腿抬高
锻炼肌肉: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髂腰肌
锻炼方法:平躺,双腿一起抬起,尽可能与地面保持90度,腰椎部发力。双腿放下恢复原位。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8次,腿放下时,膝关节不能屈曲。
背桥五点支撑
锻炼肌肉:竖脊肌、多裂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锻炼方法:平躺,双腿并拢弯曲,双手放在身体的两旁支撑身体。抬高背部和臀部,呈搭拱桥姿势。保持数秒后,放下。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2组,每组重复8次。腹部尽量向上提,尽量使肩、髋、膝位于一条直线,保持拱桥姿势至少5秒。
小燕飞头胸后伸
锻炼肌肉:竖脊肌、多裂肌
锻炼方法:平趴与地面平行,双手交叉放于背后。腰椎部发力,抬起头和胸,背部尽量后伸。坚持数秒,放下。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2组,每组重复8次,胸部尽量离开床面,保持头胸后伸姿势至少5秒。
小燕飞整体后伸
锻炼肌肉:竖脊肌、多裂肌、臀大肌
锻炼方法:平趴与地面平行,尽量前伸右手和左腿,抬高30度,放下,再换左手和右腿。中间可休息10秒。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16次,前臂尽量前伸,大腿尽量抬高。
平板支撑后抬腿
锻炼肌肉:竖脊肌、多裂肌、三角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
锻炼方法:平趴与地面平行,双手与肩同宽,用手臂撑起身体。做平板支撑状,交替将腿部缓缓抬起,放下,恢复原位。
此节要点:上述动作连续重复8次,保持头、肩、髋、踝在一条直线,大腿尽量后抬高。
通过上面的锻炼方法,可以加强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在锻炼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避免直腿弯腰的硬拉,因为这会对腰椎和腰部肌肉施加过大的剪切力和拉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 避免大重量的深蹲,因为这需要脊柱和肌肉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而负重过大可能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 避免完全放松核心,快速扭动身体的动作,因为这可能会损伤纤维环。
-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弯腰、久坐和久站、剧烈的跑跳、坐矮沙发或凳子等可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动作。
- 保持正确的坐姿,紧靠椅背,稳定行走,适当休息,正确搬重物等。
通过科学锻炼核心肌群,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的健康问题。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姿势,是远离“腰突”困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