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碳化硅功率器件优势显著,新能源汽车多系统应用加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1: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碳化硅功率器件优势显著,新能源汽车多系统应用加速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耐高温、高频、抗辐射等优良电气特性,突破了传统硅基半导体材料的物理限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从主驱逆变器到车载充电系统,其高效、节能的特点为电动汽车的性能提升和成本优化带来了新的可能。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驱逆变器:碳化硅功率器件能够显著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与传统硅基IGBT相比,碳化硅MOSFET的开关损耗降低70%,导通电阻降低至1/100,体积减小至1/10,从而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轻的重量。

  2. 车载充电系统(OBC):碳化硅器件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极限工作温度,提升系统效率。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家汽车厂商在车载充电系统中使用碳化硅功率器件。

  3. DC/DC转换器: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频特性可以减小磁性元件和电容的尺寸,实现更紧凑的设计,同时保持高效率。

  4. 非车载充电桩:通过配置碳化硅功率器件,直流快速充电桩能极大简化内部电路,提高充电效率,减小散热器的体积和成本,减小系统整体的尺寸、重量。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优势

碳化硅功率器件相较于传统硅基功率器件,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更高的能效:更低的导通电阻和更高的开关速度,实现更高的能效,降低能耗。

  2. 更高的工作频率:电子饱和速度高,输入电容低,工作频率可达数十兆赫。

  3. 更高的温度稳定性:热导率高,禁带宽度宽,能在更高温度下稳定工作。

  4. 更小的尺寸:高频率特性使得磁性元件和电容尺寸减小,实现更紧凑的设计。

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作用

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续航里程:通过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缩短充电时间:碳化硅器件的高效特性可以实现更快的充电速度。

  3. 减轻整车重量:更小的器件尺寸和更轻的重量有助于减轻整车质量,进一步提升能效。

  4. 提高成本效益:虽然碳化硅器件初期成本较高,但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和能耗降低,最终可以实现整体成本的优化。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技术挑战

尽管碳化硅功率器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1. 驱动电路设计:快速开关速度对驱动电路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系统杂散电感的控制。

  2. 电气振荡:快速响应能力容易导致电流和电压的振荡,对系统稳定性和EMC(电磁兼容性)带来挑战。

  3. 成本问题:虽然长期来看碳化硅器件可以实现成本优化,但初期成本仍然较高。

碳化硅产业市场发展情况

  1. 市场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 应用占比: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达到38%。

  3.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仍由海外巨头主导,其中意法半导体占比超过40%。

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

碳化硅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碳化硅高纯粉料:作为单晶生长的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单晶质量和电学性能。

  2. 单晶衬底:是产业链中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关键环节,目前主要采用PVT法生长。

  3. 外延片:在衬底上生长的单晶薄膜,是器件制造的基础。

  4. 功率器件:包括功率二极管和功率开关管,具有耐高温、高频、高效的特性。

  5. 模块封装:优化器件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目前主要沿用硅功率器件的封装类型。

  6. 终端应用:涵盖电源、服务器、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尽管碳化硅功率器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大尺寸单晶衬底制备技术不成熟:国际上8英寸样品已开发,但尺寸仍偏小,缺陷水平偏高。

  2. 外延生长技术待提高:n型SiC外延生长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

  3. 市场优势尚未形成:成本和工艺水平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4. 功率模块问题:多芯片并联的电磁干扰和高温封装技术发展滞后。

  5. 驱动技术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以充分发挥碳化硅器件的性能。

  6. 应用模型不完善:现有模型尚不能全面反映碳化硅器件的物理特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碳化硅功率器件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电动汽车向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功率半导体生态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