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重温赵一曼、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烈士纪念日,重温赵一曼、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9月30日,是中国的烈士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温两位抗日英雄的事迹,缅怀他们的壮举,传承他们的精神。
英雄事迹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是东北抗日联军中的巾帼英雄。她根据党的指示,组织领导了工人罢工运动,并取得了胜利。之后,赵一曼带领部分革命力量深入农村,组织抗日游击队。在她的带领下,部队英勇作战,屡次重创日军。1935年,赵一曼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因腿部受伤不幸被捕。被捕后的赵一曼,宁死不屈,没有透露半分机密,直至英勇牺牲。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他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松水之间。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感人细节
赵一曼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机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给儿子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遗书:“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遗书,字字泣血,句句深情,展现了赵一曼“誓志为人不为家”的高尚情操。
杨靖宇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展现了非凡的意志力。据记载,他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中,连续与敌人周旋50多天,经历了大小战斗30多场。最终,当敌人剖开他的胃时,发现里面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这一发现,连敌人都为之震惊。日本军官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
精神传承
赵一曼的精神,正在以各种形式传承。她的孙女陈红女士,近期访问长影,参与了系列纪念活动。在观看舞台剧《长歌影魂》时,陈红女士被年轻演员们的表演深深打动,特别是看到年轻的赵一曼临刑前与儿子隔空对话的情景,她难掩激动的泪水。陈红女士鼓励年轻演员们:“不要忘记历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杨靖宇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靖宇山上,占地2万平方米,园内共有5座古典式琉璃瓦建筑。正面为陵堂和墓室,墓室内的民族式棺柩中安放着杨靖宇将军的遗首和遗骨。甬道中央矗立着高5.35米的杨靖宇将军高大戎装铜像,花岗岩基座正面镌刻着彭真同志手书: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两侧的4个偏殿是杨靖宇将军生平业绩展厅,展出杨靖宇将军青少年时期的遗物和他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的有关文物、文献、照片280余件,全面展示了杨靖宇将军光辉而壮烈的一生。
两位英雄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将英雄精神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