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464-2024》新规:转基因种子标签升级
《GB 20464-2024》新规:转基因种子标签升级
《GB 20464-202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即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转基因种子标签做出了重要升级。新规要求所有转基因种子必须在标签上显著位置标明“转基因”字样,并提供转基因事件名称及批准文号等信息。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和透明化,也彰显了对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视。
从“定性标识”到“定量标识”的重要转变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将由“定性标识”转向“定量标识”。这意味着,今后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的产品,单一作物转基因成分含量超过产品3%(转基因产品的质量比例)时才需要进行标识。这一变化与国际上通行的“定量标识”方法接轨,使得标识管理更加科学和精准。
政策调整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目前唯一采用定性标识方法的国家。所谓“定性标识”,即凡是列入目录的产品,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是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的,则必须强制标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谨慎态度。然而,随着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标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要求。因此,转向“定量标识”成为必然选择。
对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这一新规的实施将对农业生产和消费带来深远影响。首先,对于农民而言,新规有助于他们更清晰地了解种子的特性,从而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其次,对于种子企业来说,新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种子质量和信息透明度。最后,对于整个农业产业链而言,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转基因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市场信心。
专家观点与行业反应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昆仑表示,这一政策调整“尽量符合发展实情”。他认为,随着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标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要求。因此,转向“定量标识”成为必然选择。
结语
《GB 20464-2024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在转基因作物管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新规不仅提高了种子标签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知情权保障。随着这一新规的实施,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将迎来更加健康和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