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超半年、记忆力下降?五招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疲劳超半年、记忆力下降?五招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你是否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即使没有做太多事情也觉得累?你是否发现这种疲劳感持续了很久,甚至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需要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了。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长期的、无法用一般劳累和疾病状况解释的疲劳症状。它不同于普通的疲劳,不会因为休息而轻易缓解,而且会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这种症状在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正式命名,并在1994年确立了诊断标准。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为突发或逐渐发生的持续性失能性疲劳、劳力后周身不适(PEM)、非恢复性睡眠、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疼痛。这些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不能通过其他疾病来解释,且显著损害患者生活质量。
你可能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吗?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目前暂无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但以下三个特征可以帮助你进行初步判断:
持续3~6个月不缓解的疲劳:这种疲劳感不是由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引起的,而是无缘无故地持续存在。
伴随其他症状:如低热或淋巴结肿大,或其他系统的紊乱或损害,如脱发、睡眠障碍、体重变化、厌食、腹泻等全身多部位不适。
心理症状:做事力不从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变得暴躁等。
谁更容易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特别是在互联网、医疗、媒体和教育等行业工作的人士,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如果你经常感到疲劳,不妨对照上述症状进行自我评估。
如何预防和应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虽然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
保持充分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关键,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度运动: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学会减压:压力是导致慢性疲劳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及时就医:如果自我调整无效,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慢性疲劳综合征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通过及时的预防和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不要慌张,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记住,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休息,才能拥有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