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曼新行为主义:中介变量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
托尔曼新行为主义:中介变量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
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C. Tolm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目的性行为主义理论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作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尔曼不仅挑战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还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
托尔曼出生于1886年,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心理学教授。与华生等经典行为主义者不同,托尔曼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认知因素。他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S-R)联结,而是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调节。这一观点为行为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认知革命的开端。
中介变量:连接刺激与反应的桥梁
托尔曼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中介变量”(mediating variables)的概念。在他看来,刺激(S)和反应(R)之间并非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系列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这些中介变量虽然无法直接观察,但却在行为的产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托尔曼将中介变量分为三大类:
需要系统: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如饥饿、性、安全等。这些需求驱动个体产生行为,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信念价值动机:涉及个体对目标的评价和预期。托尔曼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当前刺激的影响,还受到对未来的预期和目标价值的评估。
行为空间:指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地图。托尔曼通过著名的白鼠迷宫实验,揭示了动物在探索环境中形成“认知地图”的能力。这一发现对理解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介变量在行为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介变量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假设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感到口渴(生理需求),他看到冰箱里有一瓶冰镇饮料(外部刺激)。然而,如果他之前被告知那瓶饮料是别人的,他可能会抑制拿饮料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信念(尊重他人财物)和预期(避免冲突)作为中介变量,调节了从刺激到反应的转化过程。
托尔曼的中介变量概念不仅解释了复杂行为背后的机制,还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强调了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使得心理学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行为的产生和变化。
托尔曼理论的影响与意义
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和中介变量概念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托尔曼对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视,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开辟了道路。他的“认知地图”概念成为学习和记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拓展行为主义的边界:托尔曼的理论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研究,使得行为主义能够解释更复杂的行为现象。
启发跨学科研究:中介变量的概念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启发了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成为理解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
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不仅在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通过揭示行为背后的中介变量,托尔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行为的全新视角。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