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宝宝腹泻时,这些护理误区要避免
崔玉涛:宝宝腹泻时,这些护理误区要避免
“宝宝一拉肚子,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止泻。但其实,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知名儿科医生崔玉涛指出,腹泻是肠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盲目止泻反而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腹泻不是病,而是身体的保护机制
想象一下,一个快1岁的宝宝突然大便变成稀水状,每天排便次数从三四次增加到十多次。家长看着心疼,于是开始给孩子禁食,只喂白粥、米糊等清淡食物,肉、鱼、蛋、奶统统停掉。结果呢?孩子的症状并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更加虚弱了。
这是因为,腹泻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在遇到问题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当肠道内有有害物质或病原体时,身体会通过腹泻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如果此时强行止泻,不仅会阻止有害物质的排出,还可能导致毒素被重新吸收,给孩子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正确护理方法:补水和维持营养
那么,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崔玉涛医生给出了以下建议:
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会导致体内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脱水症状。因此,在孩子腹泻初期,就要少量多次地给孩子补充水分。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而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还可以喝稀释后的苹果汁或米汤。
2. 维持正常饮食
即使孩子有腹泻,只要没有明显的呕吐,就应该继续正常饮食,但要调整食物的做法,比如把肉、面条做得软烂一些,粥里可以加些蔬菜和肉,这样既好消化又营养丰富。不要因为腹泻就完全禁食,否则可能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反而延缓恢复。
3. 特殊情况:乳糖不耐受
有些宝宝的腹泻可能是因为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喂养时添加乳糖酶制剂,帮助缓解不适。同时,也可以考虑暂时更换为无乳糖配方的奶粉。
预防胜于治疗:轮状病毒疫苗
秋冬季节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这种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的最佳手段。虽然疫苗不能完全杜绝感染,但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恢复速度更快。
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大多数腹泻可以通过科学护理在家解决,但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腹泻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
- 大便带血或有黏液
- 腹泻严重且有可能出现脱水
- 判断脱水的最明显表现是尿少、尿黄,如果孩子在清醒状态下4个小时不排尿,就可能存在脱水的风险
面对宝宝腹泻,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护理。不要盲目追求止泻,而应重点关注预防脱水和维持营养。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