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年痴呆养老院 老年痴呆患者如何居家护理呢
天津老年痴呆养老院 老年痴呆患者如何居家护理呢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问题日益突出。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主要分为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三方面。
日常生活护理
保证居住环境安静,尤其是夜间。因为晚上的声、光刺激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情绪;白天多让患者听舒缓、轻松的音乐。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活动,如散步等。外出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钙吸收,增加体质,外出活动时多陪患者聊天,帮助其回忆过往经历。切记不要让患者单独活动,防止走失。
饮食护理。痴呆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往往吃饭时不知饥饱,因此一定要定时定量,且食物需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面条、鸡蛋羹等,蔬菜要炖得软烂易于吞咽,海鲜要注意无刺。
睡眠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有时甚至日夜颠倒。首先平时要帮助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其次要为老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忌睡前饮浓茶、咖啡、吸烟等,以免影响睡眠,必要时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最后夜间应有人陪伴患者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白天安排适度的康乐活动,尽量避免患者白天睡觉,以使他们能在夜间安静休息。
安全护理
防藏药。老年痴呆患者常忘记吃药、吃错药、重复吃药,因此药物一定由护理者“按次送服”。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最好将药片掰成小粒或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有的痴呆患者会有疑心,觉得药物有毒,趁着护理者不注意将药片吐出,因此需检查患者口腔是否藏有药物,服药后建议观察半小时,防止患者服药后去厕所抠吐。
防跌倒摔伤。痴呆患者由于疾病及药物影响多伴有椎体外系统病变,表现为震颤麻痹,共济失调,容易发生摔倒,老年人骨质疏松极易骨折。所以家里地面注意防滑、平整,老人活动时有人陪伴,动作宜慢,床边设护栏,阳台门及窗户应当加锁,防止患者坠楼。日常用品定点放置,物品有明显的标志,便于识别和记忆,尽量避免改变家具位置,保持家庭环境简洁。
防自伤、伤人。痴呆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幻觉、疑心被害等精神病性症状,在症状支配下患者害怕、担心,因此存在自伤或伤人的风险。护理者在与患者交流时,关注其情绪变化,早发现早就医,同时妥善管理家中危险性的物品,比如刀具、打火机、84消毒液等。
防走失。痴呆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表现为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记忆力也很差,无法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因此患者外出时必须有人陪伴。家属可在患者衣兜内放置身份识别卡片,写清患者姓名、疾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号码等,若患者走失,便于被人发现送回。
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认知功能受损,使得理解力、注意力、智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以前的自己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种落差会让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爱发脾气等情绪问题,有的人会显得迟滞,反应、动作都很慢。到疾病后期患者人格也会发生改变,表现自私、偏执、冷漠等。
同时,患者会存在很多精神病性症状,比如凭空听到评论自己的声音,觉得家里进了人偷东西,觉得自己被人陷害命不久矣等,在精神病性症状的支配下,患者会情绪激动或行为怪异。及时给予患者抗抑郁、抗焦虑、抗精神病性药物治疗后,症状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日常照护中要注意观察老人的精神及情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照护者在与患者交流中注意自己的表情和态度。态度和蔼,说话温柔,语速放慢,话语要简单易懂不带有命令色彩。用语言交流效果不好时,也可用“肢体语言”与其沟通,如微笑、握手、抚摸等,让患者感受到关爱;鼓励患者参加社会生活,多与人交流。
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尽可能让患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树立患者的自信心;尽量满足老人的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应耐心解说;经常陪患者聊天,帮助患者回忆以前的事情,同时鼓励患者多说话,使他们感到被重视,被尊重。对于患者的异常情绪要充分理解,不与其发生争执,同时想办法转移其注意力。
老年痴呆目前并无根治的办法,为了延长患者的寿命,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照顾痴呆老人已不是“吃饱穿暖”只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传统护理模式,在日常照料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即生理、心理、社会协同作用的治疗及护理模式,善待痴呆患者,才能使他们度过健康幸福的晚年。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