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禁食法,真的能拯救脂肪肝吗?
5:2禁食法,真的能拯救脂肪肝吗?
最近,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每周两天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其余五天正常饮食的“5:2禁食法”,不仅能减轻体重,还能显著改善肝脏健康,甚至防止脂肪肝恶变成肝癌。
脂肪肝,这个听起来似乎并不严重的疾病,实际上已经悄然成为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2.5%~35.4%,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脂肪肝。更令人担忧的是,脂肪肝已超越乙肝等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肝脏疾病。
那么,什么是脂肪肝?简单来说,就是肝脏中的脂肪含量过高。正常情况下,肝脏中的脂肪含量占肝重的3%~4%,如果超过5%就是轻度脂肪肝,超过10%是中度,超过25%则是重度。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功能,还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一步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肝脏呢?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图宾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采用“5:2禁食法”可以有效改善脂肪肝症状。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将患有脂肪肝的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采用5:2禁食模式(每周两天禁食,禁食期间只提供水),另一组则可以随意进食。结果显示,采用5:2禁食模式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少,血清中肝脏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肝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也得到了改善。
那么,5:2禁食法具体该如何实施呢?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以坚持。具体来说,就是在一周内选择两天(非连续)进行低热量摄入,女性每天摄入500千卡,男性每天摄入600千卡,其余五天则正常饮食。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禁食日,也不能完全不吃,而是要控制热量摄入。例如,可以选择燕麦、糙米等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脱脂牛奶、大豆及其制品,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同时,每天要保持2500毫升的饮水量。
不过,5:2禁食法并不适合所有人。例如,孕妇、哺乳期女性、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严重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者、存在低血糖风险的人群、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痛风患者、严重血糖或肝肾功能异常者、正在服用特定药物(如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铁镁补充剂)的人群都不适合尝试。此外,有应酬习惯的上班族可以选择在应酬后的第二天作为“轻卡日”,这样既能减脂,又能排毒。
当然,5:2禁食法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并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例如,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均衡饮食、规律锻炼等都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两年前体检时发现有轻度脂肪肝,医生建议清淡饮食。但由于经常吃外卖、生活作息不规律,两年后再次体检时已经发展成了中度脂肪肝。幸运的是,医生表示通过积极减重和改善饮食习惯,轻度脂肪肝是可以逆转的。但如果发展到中、重度,就需要专业治疗了。
虽然5:2禁食法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积极效果,但目前在人体应用中的证据仍然有限。因此,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来控制体重,减少肝脏负担。同时,定期体检、遵医嘱进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一起关注肝脏健康,为自己的身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