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揭秘甲状腺内注射治疗
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揭秘甲状腺内注射治疗
在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期间,让我们深入了解一种新型的甲状腺疾病治疗方法——甲状腺内注射治疗。这种治疗手段通过注射糖皮质激素、无水乙醇等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甲状腺内注射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已成为许多患者的新选择。
甲状腺内注射治疗的原理
甲状腺内注射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向甲状腺内注入特定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类似物等,实现局部免疫调节,有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甲状腺内注射治疗的适应症
甲状腺内注射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甲状腺结节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辅助治疗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甲状腺内注射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2024年4月,智核生物研发的人促甲状腺素注射液(通用名:人促甲状腺激素注射液,商品名:智舒嘉®)获批上市,这是国内首个上市的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该产品为创新预充水针剂型,注册分类为2.1类改良型新药,主要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碘[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辅助治疗。
据国家癌症中心估算数据,我国2022年甲状腺癌年新发病例为46.6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的主要类型,占比高达95%以上。全国平均发病率为14.6/10万,城市地区高发,北上广深的发病率高达40-50/10万。近10年,女性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每年增幅超过20%。我国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84.3%,远低于美国的98.3%。
临床应用和患者体验
在临床应用方面,福建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陈文新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了福建省首例rhTSH辅助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例。53岁的刘女士因滤泡型甲状腺癌术后伴肺、骨骼多发转移,在接受人促甲状腺素肌肉注射2日后顺利完成碘131治疗。治疗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转移灶大量摄碘131,预示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患者体验方面,30岁的钱女士通过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成功治疗了383619mm的甲状腺结节。整个手术仅用时20分钟,术后颈部仅有一个2mm左右的针眼,第二天即可出院。术后彩超显示肿块已经明显缩小,且保留了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无需终身服药。
优势和前景
甲状腺内注射治疗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操作简便:无需开刀,只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注射
- 创伤小:仅需局部麻醉,无需全身麻醉
- 并发症少:避免了手术带来的风险,如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 恢复快:患者术后即可恢复正常生活,无需长时间住院
然而,甲状腺内注射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甲状腺疾病。对于一些需要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癌,传统手术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此外,注射治疗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内注射治疗有望成为甲状腺疾病治疗的重要选择。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医生和患者也需要对这种新型治疗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甲状腺内注射治疗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它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是否能取代传统疗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病情和需求做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