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洮紫斑牡丹:千年栽培孕育文化名片,今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53: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洮紫斑牡丹:千年栽培孕育文化名片,今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紫斑牡丹,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临洮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国色天香”到清代诗人吴镇的深情咏叹,紫斑牡丹不仅见证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更承载了临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诗意的传说中,每一朵牡丹都仿佛在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临洮,探寻紫斑牡丹背后的那些美丽传说。

01

千年栽培,源远流长

临洮紫斑牡丹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紫斑牡丹的重要发祥地,临洮见证了这种独特花卉的繁衍生息。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的紫斑而得名,这种特征不仅增添了其观赏价值,也使其在众多牡丹品种中独树一帜。

02

文化传承,诗意盎然

紫斑牡丹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才华横溢,更承载了临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唐代诗人李正封曾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来形容牡丹的绝美,而清代诗人吴镇则以“洛浦花神见,应疑是谪仙”来赞美紫斑牡丹的超凡脱俗。

03

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近年来,临洮县大力发展牡丹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之路。目前,临洮紫斑牡丹传统地方品种已达280多个,栽培面积达7600多亩,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紫斑牡丹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临洮的一张文化名片。

04

从“花海”到“金山”

车刘家村曹家坪二社村民冯春香告诉记者,她家种植牡丹15亩,平均每亩能收入1万元。其中,除了卖树卖苗外,每年给酒厂出售牡丹花瓣能收入四五千元,5月牡丹节卖鲜切花一把6元,一个月也能卖六七千元。仅曹家坪原野牡丹园,农户参与种植、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达30余户。车刘家村牡丹种植突破1000亩、芍药种植达600亩,鲜切花畅销国内外市场,加之种苗、旅游、药材收入,去年综合产值达2000万元。

05

创新发展,未来可期

临洮县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紫斑牡丹、芍药鲜切花种植、繁育、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承建临洮县紫斑牡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该公司采取花卉繁育和休闲旅游两手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花卉事业发展的新路子,芍药鲜切花远销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紫斑牡丹的栽培已形成规模,从南屏山下到洮水之滨,从秦长城坡下到马衔山麓,到处可以看到紫斑牡丹的芳踪。近年来,临洮在洮河流域生态建设中,将一块块荒丘、河滩、崖畔、路基和一道道沟壑边栽种牡丹。紫斑牡丹的栽培已形成规模,从南屏山下到洮水之滨,从秦长城坡下到马衔山麓,到处可以看到紫斑牡丹的芳踪。

紫斑牡丹,这朵历经千年沧桑的花朵,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绽放着它的魅力。它不仅是临洮的骄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紫斑牡丹能够继续绽放它的美丽,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