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发布耳石症康复操,科学证实有效
湖南省人民医院发布耳石症康复操,科学证实有效
“天旋地转,恶心想吐,连翻身都困难……”这是许多耳石症患者的真实体验。据统计,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导致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在50-60岁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幸运的是,湖南省人民医院推出了一套专门针对耳石症的家庭康复操,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有效康复训练。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它主要由内耳椭圆囊中的碳酸钙结晶颗粒(即耳石)脱落并移位至半规管引起。当头部位置改变时,如起床、翻身或抬头,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刺激半规管内的感受器,导致短暂的眩晕发作,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除了眩晕,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如何治疗耳石症?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法复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如Epley法和Barbecue法,通过特定头位变化使耳石回归原位。药物治疗则主要使用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内耳微循环。对于顽固病例,可采用半规管阻塞术等手术治疗。
家庭康复操的科学依据
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主任王宁介绍,这套家庭康复操是基于前庭康复训练原理设计的。前庭康复操通过一系列特定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前庭位觉、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进而减轻甚至消除头晕、眩晕症状。
康复操具体动作
康复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
头部转动:坐在床边,头部缓慢向左转45度,保持30秒,然后缓慢转向右侧45度,保持30秒。重复5次。
躯干转动:保持坐姿,躯干向左转45度,保持30秒,然后向右转45度,保持30秒。重复5次。
仰卧起坐:平躺后缓慢坐起,保持30秒,再缓慢躺下。重复5次。
平衡训练:站立,双脚并拢,尝试闭眼保持平衡,每次30秒。逐渐过渡到单腿站立平衡训练。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王宁主任提醒,这套康复操主要适用于轻中度耳石症患者,尤其是50-60岁易患人群。对于重度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此外,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初次练习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以防跌倒。
- 动作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
- 如果练习过程中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科学依据与效果
研究显示,通过规律的前庭康复训练,可以加快前庭代偿,重新建立新的、良好的平衡状态。这种训练能够通过反复的动作刺激前庭神经,促使前庭习服产生,最终达到改善平衡功能的目的。许多患者反映,坚持练习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耳石症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家庭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缓解。湖南省人民医院推出的这套家庭康复操,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自我管理方案。但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耳石症,应及时就医,获得准确诊断和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