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的消费升级新趋势
人口老龄化下的消费升级新趋势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25年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将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孕育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银发经济作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体的消费行为和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向健康、兴趣、体验等方向转移,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年轻人变得越来越节俭,而老年人的消费却相对大方。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55岁以上老年人出游人数同比增长近两倍,且人均消费是年轻人的3倍。
面对这一变化,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推出符合老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健康养生:从“治病”到“治未病”
在健康养生领域,我国老龄群体对健康的需求逐渐演化为“治病”与“治未病”两个维度。一方面,带病或失能老人存在对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据统计,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8%,其中不少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老龄群体对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相对健康的老龄群体也需要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和身体机能的退化。这部分老龄群体更加注重健康养生,对健康食品、保健品等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休闲旅游:中老年人成为重要客源
在休闲旅游领域,老龄文旅消费发展迅速,中老年消费者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在“富老基本协同”的状态下,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更多老年人开始注重休闲旅游。根据《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2021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据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36.81%。国内主流旅行代理平台也加快了适老化改造的步伐,如在新版软件中增大文字、增强颜色对比度等,内容上精简并口语化,以方便老龄群体使用,减少老年人旅游购票、出行等的障碍。
养老照料:智能化趋势明显
在养老照料领域,老龄养老照料消费规模迅速扩大,智能化趋势明显。老龄群体对养老照料、养老看护的需求巨大。为缓解照料供给不足、保证老年人优质生活,老龄照料家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基本刚需。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22年养老看护在我国家政服务应用场景中的占比逐步扩大到22.2%,形成千亿市场。老龄照护按照空间可以分为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两个领域。前者多集中于家政餐饮等日常所需,如购买家政清洁、餐饮、居家康复护理等日常照料服务;后者主要关注医养结合,提供的服务已经从基本生活照料拓展至康养陪护、娱乐休闲等多样化综合服务。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养老照料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趋势,如京东健康、京东家医服务等,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更好地服务于老龄群体。
心理陪伴:智慧陪伴迅速发展
在心理陪伴领域,老龄群体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科技助力下的智慧陪伴迅速发展。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老龄群体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如陪伴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容易出现情绪稳定性下降、孤独感增强、认知功能衰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陪伴能够预防或减少老龄群体患心理、精神疾病的概率。但不可否认,当前的老龄群体较难获得足够的陪伴,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群体缺乏陪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人工智能在满足老龄群体陪伴心理需求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智能机器人和智能音箱为代表的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陪伴产品在国内外不断涌现,并具有可观的消费市场,且得到了一些地方重视。例如,《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上海市将大力支持发展“AI(人工智能)+机器
企业如何抓住银发经济机遇
面对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呢?首先,企业需要准确把握老年人的需求特征。根据中国国际商会医药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瑞的研究,银发经济适应人群大致可分为五类:思老人群(35—50岁)、备老人群(50—60岁)、享老人群(60—70岁)、辅老人群(70—80岁)和重养人群(8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差异明显,企业需要精准定位目标人群。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乳品行业为例,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乳品。在日本,高蛋白、促进肠道健康、减轻胃负担、改善高血压和帮助睡眠的乳品层出不穷。小容量包装也特别受欢迎,因为老年人的食欲减退,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轻松饮用完的小包装。在中国,利乐产品研发中心推出了骨关节健康牛奶、帮助入眠的小包装零乳糖牛奶、特医全营养高蛋白产品等,来满足中老年人不同的健康需求。
最后,企业需要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银发经济不是短期的商机,而是长期的趋势。企业需要做好时间的朋友,持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商业目标。
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
政府也在积极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首个国家级“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意见》特别提出要围绕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七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为我国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提供了重要参照。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银发经济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推动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同时,银发经济的发展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老年人群体的消费行为和需求发生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让老年人过上更加幸福、健康、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