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就是,少挑毛病,学曾国藩教子

创作时间:
2025-03-24 15:10: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就是,少挑毛病,学曾国藩教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6/09/224530_1146125046.shtml

在当今许多家庭中,父母常常像拿着放大镜一样,过分关注孩子的缺点。然而,从曾国藩的教子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更加温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

在很多家庭中,我们常常看到家长手持“放大镜”,审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急于指出那些不尽人意之处。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曾国藩的教子智慧。他不主张对孩子百般挑剔,而是用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滋养孩子的成长。

为何曾国藩的理念在百年后的今天仍备受推崇?让我们一同走去发现少挑毛病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解锁培育优秀子女的密码,看曾国藩如何在点滴日常中为孩子撑起一片温暖而坚实的成长天空。

一、曾国藩教子

曾国藩教育孩子读书明理,谦虚谨慎做人,和邻居们和睦相处。他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文化,三次“高考”落榜后不想再考,曾国藩当即同意,还支持他研究西学,后来曾纪泽成为外交官。二儿子曾纪鸿喜欢数学,在当时研究数学不受尊重的情况下,曾国藩支持他发展自己的兴趣,曾纪鸿后来成为数学家 。

二、注重亲子沟通

曾国藩虽日理万机,但30年写了1500多封家书与孩子交流,内容涵盖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他没有高深空洞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严词峻语,而是在点滴学问商讨和日常生活琐事中鼓励孩子上进,教给他们做人治学的道理。

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国藩以身作则,身教先于言教。比如吃饭时遇到带壳谷物,儿子挑出放在桌上,他默默捡起剥开外壳把米吃掉,让孩子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兴趣导向,快乐学习曾国藩对孩子职业教育开明,认为读书是为了明理成为君子,而非当官发财敲门砖。他主张“快乐学习”,要求孩子读书体会书中意思,得些滋味,从书中读出快乐,还注重孩子身体健康,让其多散步、亲近大自然。

四、鼓励和肯定孩子

曾国藩懂得鼓励的重要性,常在家书中夸奖孩子。如夸曾纪泽诗做得好、格调高、天分不凡,这种肯定和正向刺激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驱力。强调勤俭主义曾国藩教育孩子“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自己权高位重却一生至简,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身体力行,如长子每天早起洒扫庭院、练字等。

五、重视品德培养

曾国藩家训强调“和以治家”,注重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家庭是人生的试炼场,“和”是家庭氛围的关键。他还注重培养孩子的诚信、明辨是非、坚韧不拔等品德。

六、教育的艺术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鼓励的土壤、包容的暖阳和引导的清风,而非苛责的冷雨。让我们放下挑剔的目光,从曾国藩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少挑毛病的艺术,培育出心灵富足、人格健全的下一代,成就家庭幸福的美好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