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比物质投入更重要,专家详解父母如何做好
情绪价值比物质投入更重要,专家详解父母如何做好
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情绪价值,是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绪价值不仅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业表现、人际关系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研究表明,情绪价值高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当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爱时,会更自信,有同理心,愿意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并且表现出更好的学习和人际状态。他们也更自尊,体验到幸福感。父母提供给孩子的正向情绪价值将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动力来源。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虽然在物质和教育上投入巨大,却忽视了情绪价值的传递。一些父母发现,孩子衣食富足,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却总显得很孤独,藏着小心思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钱志亮指出,这是因为父母无法给他们提供正向的情绪支持,最终使孩子丧失了分享欲。家长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学会读懂孩子的情绪,关注与聆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在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里,藏着孩子需要的爱与安全感。
那么,父母该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升情绪价值呢?
首先,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建议,提高亲子沟通的质量,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不仅要听在耳朵里,还要听在行为上,听在心里。比如,和孩子沟通时微微前倾的身体姿势、温暖支持的目光接触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专注,也更愿意倾诉。在关注孩子困境、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父母更要看到、体会孩子的情绪,提供积极、正向的情绪支持,处理好孩子的感受,先同理情绪,再讨论问题,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自己的。父母还应民主、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做到“不评判、不干涉、不偏执”。
其次,父母需要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孩子需要稳定的情感支持。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自己先要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人。当父母感到沮丧、疲惫或焦虑时,会变得烦躁、易怒,这时我们要自我觉察,先照顾好自己的负面情绪——接受生活中的烦恼、正视它、与之好好相处,想办法排解它,这是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支持的前提。
此外,父母还需要营造积极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边玉芳认为,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父母要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注重积极家庭情绪表露。“家庭情绪表露是指家庭成员间口头或非口头化的情绪表达风格,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的,从而安全地表露情绪,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同伴接纳程度较高,并表现出更少的敌意、攻击等问题行为,成年后也能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反之,孩子的情绪也会被父母的情绪和家庭情绪氛围所影响,导致社交能力、学业成绩以及问题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lis提出的ABC理论指出,我们的情绪反应并不是由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解读所决定。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和态度,父母可以改善与孩子的情绪互动,创造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位母亲分享了她的教育经历,强调了保持松弛感的重要性。她通过张弛有度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在不同阶段合理安排学习和课外活动,既不过分施压,也不放任不管。这种平衡的教育方式不仅帮助孩子取得了良好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心态。
情绪价值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关乎我们如何通过情绪交流建立和维护亲子关系,并从中获得心理满足。父母应该重视情绪价值的培养,通过倾听、理解、支持和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这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