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烫碗筷只能杀死30%细菌,专家:正确消毒需高温蒸煮10分钟
热水烫碗筷只能杀死30%细菌,专家:正确消毒需高温蒸煮10分钟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家庭卫生尤其是餐具消毒变得尤为重要。很多人习惯用热水烫洗碗筷,认为这样就能达到消毒效果。然而,科学研究和专家建议表明,这种做法其实存在很大误区。
热水烫洗VS高温蒸煮:消毒效果大不同
央视一套“生活圈”节目曾对此进行测试: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和50摄氏度的热水分别淋洗餐盘五秒钟,结果发现,100摄氏度的开水仅能杀死不到30%的细菌,而50摄氏度的热水则几乎无效,只能降低不到10%的菌落数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专家张流波指出,用热水消毒,温度和时间都很关键。即使使用100摄氏度的开水,也需要持续半分钟才能有效杀灭细菌。如果温度降低,所需时间则会显著增加:90摄氏度需要3-5分钟,80摄氏度则需10分钟,而60摄氏度则至少需要30分钟。
正确的锅蒸碗筷消毒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GB 31651-2021),要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应采用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将洗净的碗筷放入蒸笼中,确保锅内有适量水。
蒸煮时间:水沸腾后,持续蒸煮至少10分钟。对于肠道传染病菌,同样建议蒸10-15分钟。若追求更高清洁度,可延长至30分钟。
注意事项:
- 竹筷子高温消毒后易弯曲或表面受损,建议晾干存放,并每半年更换一次。
- 蒸完后待自然冷却再取出碗筷,避免烫伤。
家庭餐具消毒常见误区
过度依赖热水烫洗:如前所述,这种方法只能去除部分油脂和灰尘,对细菌的杀灭效果非常有限。
消毒时间不足:即使使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如果时间不足,也无法有效杀灭细菌。
忽视后续处理:消毒后应自然晾干,避免二次污染。如果不能及时干燥,可能会再次滋生细菌。
专家建议:科学消毒守护健康
市疾控专家提醒,正确的消毒方法不仅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还能避免过度消毒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家庭餐具消毒,推荐使用高温蒸煮方法,确保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并持续足够时间。同时,注意餐具的材质,避免不耐高温的塑料制品在高温下产生有害物质。
掌握正确的锅蒸碗筷消毒方法,不仅能有效杀死病菌,保障饮食卫生,还能避免过度消毒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家人的健康,享受安全放心的用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