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后的科学康复训练
急性腰扭伤后的科学康复训练
急性腰扭伤是许多人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演变成慢性腰痛或其他严重的腰部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在急性腰扭伤后的科学康复训练方法,帮助你加速恢复,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什么是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又称急性腰肌劳损,是指在运动或劳动过程中,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等软组织因突然的扭转或过度用力而发生的急性损伤。这种损伤通常会导致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扭到腰?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初步判断:
- 疼痛程度和范围:如果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周围,且疼痛程度明显增加,可能表明你扭到了腰。
- 肌肉疼痛和紧张感:轻轻按摩腰部时,如果感到明显的疼痛或触摸痛,可能是腰部受伤。
- 活动范围受限:尝试弯腰、转体时,如果感到明显的疼痛或活动幅度受限,很可能意味着你扭到了腰。
- 伴随症状:如果除了腰痛,还伴有坐垫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急性期处理
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首先要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轻度损伤24小时内、中重度损伤48小时内,不建议活动腰部或进行手法康复,以防损伤进一步加剧。正确的做法是制动、卧床休息,并正确佩戴护腰。同时,要进行局部冷敷,不要热敷。若是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活动,或存在下肢麻木、感觉消失等情况,往往意味着伤情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人员进行救护,注意不要让他人随意拖拽、搬运自己。
康复训练阶段
在急性期过后,当疼痛症状缓解,进行腰部活动或训练时不再引起疼痛,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锻炼了。康复期患者应加强腰背部肌肉功能训练,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的稳定性。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腰背肌功能训练方法:
腹部收缩训练
仰卧屈髋屈膝位,正常呼吸,无屏气及深呼吸,肚脐眼主动下沉,沉到最大程度的时候保持10秒,放松10秒。以上为一次,重复20次。该动作主要锻炼腹横肌,它是很多训练的基础,也可在站立、行走或坐位时训练。腰部扭转训练
仰卧位,屈髋、屈膝90°,运动过程中保持腹部收缩,缓慢地控制双膝一起同时向两边反复运动,保持髋关节一直接触地面。重复20次。四肢交替撑地训练
跪趴在垫上,双手双脚与肩膀同宽,将对侧手脚分别向上平举,与身体持平,保持5~10秒慢慢放下。尽量保持头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保持水平,身体尽量减少向两侧晃动。两侧轮换进行,每侧重复10次。挺腹训练
仰卧位,双脚固定,抬高臀部,使身体的重量由肩及双足跟支撑,保持5~10秒慢慢放下,重复做10次。“飞燕”训练
俯卧位,手背伸,头后仰,双腿绷紧后伸,后背发力,身体反翘,抬起510秒放下,然后重复一次,一般510次,年轻人时间可以长一些。直腿抬高训练
仰卧位,将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可做双腿或单腿交替),然后放下,重复15次。屈膝收腹
双膝关节屈曲,收腹,手交叉置于胸前,后背部用力压床,坚持10秒钟,重复6~8次。屈伸髋膝
双髋、双膝关节屈曲,双手抱膝,抬头,往上方前倾,坚持5秒钟,重复6~8次。单侧卧撑
双手撑地,一侧膝关节贴于胸前,另一侧下肢绷直,脚尖着地,腰部慢慢下沉,坚持5秒钟。左右交替,重复6~8次。抱膝蹲
采取站立的姿势,双脚与肩同宽,上体前屈,慢慢下蹲,两手抱膝坚持5秒钟,动作重复6~8次。
注意事项
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初期,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加重损伤。
- 正确使用护腰:在需要活动时,可以佩戴合适的护腰,以增加腰部稳定性。
-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合理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组织修复。
- 心理状态管理: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促进康复。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急性腰扭伤的再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定期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
- 注意日常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弯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 合理安排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扭转腰部。
- 选择合适的鞋子:在湿滑的路面上行走时,选择合适的防滑鞋。
- 集中注意力:走路时不要看手机,注意周围环境。
- 学会正确防跌倒的技巧:防止出现颅脑外伤、骨折等严重损伤。
通过上述科学的康复训练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急性腰扭伤,加速恢复过程,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