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诗词里的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3: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词里的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是春节这个漫长节庆的终点,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大多也充满欢快喜庆的气氛。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们,看一看古时候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都洛阳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这首诗描绘的就是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这一晚,彻夜灯火辉煌,京城弛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中,颔联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也很难被人看到。但元夕之夜,由于月光灯影的照耀,却分明可见随着车马的飞驰而去,后面便扬起一阵飞尘。这般传神的描写,除了身临其境,定然是无法想象的。在这样的一场狂欢中,人们只希望时间慢点流逝,既然宵禁都在今天放开了,那更漏也不要催促这欢乐的时光吧!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看完了神都洛阳的元宵节,我们再把目光移向西南。卢照邻在巴蜀任职时,用这首诗记录下了一场元宵灯会。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街灯恍若点点繁星坠地,近处的灯光则似明月高悬。美丽的姑娘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更是为这节日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长安正月十五日

【唐】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长安的元宵节,自然是不输洛阳与成都。都城的元宵夜,万人喧闹、车水马龙,狂欢的热浪直冲云霄。明月高悬,春风拂面,这样好的夜晚,万人同乐,只有白居易一人,抱病在身、形单影只、独自哀愁。的确,对于独在异乡的人来说,热闹仿佛永远都与自己无关,离乡的游子,感受到的只有喧闹中的孤寂。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移向宋代的密州。密州,就是那个苏轼写下过“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地方,但刚到密州的苏轼,心中却远没有那样豪迈。熙宁八年,苏轼刚到密州上任不久,迎来了他在这里的第一个元宵节,可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多少有些落寞。回想起杭州的元宵节,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女子盛装而出,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似画中游。江南不同于洛阳,气候清润,洁净无尘,空气中弥漫着熏香的味道,马过之处,竟然也没有一点尘土。这样的上元节,此刻却只能怀念。相比之下,密州的节日显得冷冷清清,只有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十分暗淡,只有云垂旷野,一派清冷萧索。看来,古代的元宵节,热闹的还是都市,乡村则要逊色很多了。

上元

【宋】曾巩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

这是老人眼中的元宵节。曾巩任职福州期间,年事渐高,已近花甲。欢闹的节日里,福州的市井街处处巷涌动着年轻的气息,让这位历经世事沧桑的老人也不禁被感染。少年策马,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街道上月光如水,人潮涌动,华灯万盏,高耸入云,与圆月、繁星融为一片。春风吹动滴漏,光景不待人,少年们急切切地在花间穿梭,靠近朱阑的女子眼波流转,顾盼生姿。元宵节为古代青年男女的相遇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欧阳修脍炙人口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也是这个时候。而曾巩作为老人,少男少女们迫切的心情在他看来也格外有趣,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韶华不复,此刻追忆那些前尘往事,让他自己也不由得流露出了无奈的微笑。且让年轻人们热闹吧,这样好的春天,本就该属于他们。

京城元夕

【宋】王同祖
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
玉皇不赐传柑宴,散与千门万户春。

读完老人笔下的节日,再来看看孩子眼中的元宵节。王同祖写这首诗时尚未成年,他眼中的上元夜,带着一些孩童的喜悦与好奇。高亢的乐声、高空的满月、通宵的灯火亮如白昼,处处欢歌笑语、盎然生机。后一句中的“传柑宴”,是宋代关于元宵节的一个典故。北宋时,上元之夜,皇帝按例会登上汴京宣德楼,与群臣观灯宴饮,宴间,以黄柑赠送近臣贵戚,称为传柑。年幼的诗人,想象着此时天上也在开一场宴席,只不过,玉皇赐给人间的,不是黄柑,而是将祝愿化作春风、春雨,撒播千家万户。

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金朝虽在北方,元宵节的热闹却一点不输南方。元好问描写的,是金哀宗正大二年汴京的元宵夜,人们盛装出游,满街锦绣华服,儿童欢笑着在灯火中嬉戏。而诗人也放下了平时的拘谨,沉浸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这一句,实际上颇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意:金朝此时偏安在北方,文人们却逐渐迷失在繁华的假象中,这背后的危机,怎能不令人担忧。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最后我们来看看明代的元宵节。元宵夜,就应该是灯月交辉的,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而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则无以为春。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明代的元宵节,平时没有机会出门的女子们,都流行穿着蓝缎裙、白绫袄,成群结队地上街游玩,曰“走百病”。这样热闹的场面,在一年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是人们对健康平安的期待。

今天的元宵节,
你们打算怎么过呢?
其实,无论是与家人团聚,
还是走出去游玩,
只要你过得快乐,
就是最好的元宵节。

本文原文来自"我们的太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