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加机械化,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助农增收
科学管理加机械化,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助农增收
新田县骥村镇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该村通过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成功将低效荒山改造为高效蔬菜种植基地,还实现了红皮萝卜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如今,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亩均纯收入高达7000元,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科学管理:奠定高产基础
科学管理是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成功的关键。在土壤改良方面,该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精准施肥和滴灌技术,确保养分和水分的均衡供应,为萝卜的生长创造最佳环境。
在品种选择上,黄栗山村引进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红皮萝卜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的特点。此外,通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和专家指导,村民们掌握了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保证了产品质量。
机械化作业:提升生产效率
机械化作业的广泛应用是黄栗山村红皮萝卜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在耕整地环节,大型拖拉机和旋耕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土壤的疏松度,为萝卜根系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播种时,采用精量播种机,不仅节省了种子,还保证了株距和行距的均匀,有利于萝卜的生长发育。
在收获环节,机械化的优势更为明显。过去,人工收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造成萝卜损伤。现在,使用专用的收获机械,不仅可以一次性完成挖掘、去土和收集,还能有效减少损伤,保证了产品的商品性。据测算,机械化收获比人工收获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村民增收的“钱袋子”
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双重驱动下,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产业展现出惊人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新技术的应用使产量提高了30%以上,同时,由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售价也相应提高。目前,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粤港澳大湾区,深受消费者青睐。
村支书钟振华表示,红皮萝卜产业已成为村民的“钱袋子”产业。据统计,参与种植的9户种植大户年均收入已突破10万元,86户散户也从中受益,其中28户脱贫户每年可获得稳定分红800元。此外,村集体年增收达7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展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村
面对取得的成绩,黄栗山村并没有止步不前。村支书钟振华表示,未来三年内,红皮萝卜种植基地将扩大至5000余亩,同时,该村还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更多智能化设备,如环境监测系统和自动化灌溉系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黄栗山村还计划发展蔬菜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黄栗山村正朝着现代农业示范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新田县骥村镇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产业,是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完美结合的典范。通过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还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黄栗山村的红皮萝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